登录 | 注册 加群交流 | 业务热线:023-63555815 | 手机浏览“手机浏览网站”
中元天

文章详情

【苏子降气汤方歌】、怎么做、如何做

来源:转载2022/12/8 15:08:09

浏览:(139)  评论:(0

  • 摘要
  • 职业病网介绍-【苏子降气汤方歌】、怎么做、如何做,来自频道中医常识

    苏子降气汤能治疗的疾病有很多,例如西医中的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源性心脏病等。苏子降气汤在中医的使用中,主要是辨证论治,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用药。古时候为了更好的将苏子降气汤,将其制成了苏子降气汤方歌,下面咱们就来详细看看吧。

    苏子降气汤方歌

    【方剂歌诀】

    苏子降气祛痰方,夏朴前苏甘枣姜;肉桂纳气归调血,上实下虚痰喘康。

    【方解】 本方证由痰涎壅肺,肾阳不足所致。其病机特点是“上实下虚”。“上实”,是指痰涎上壅于肺,使肺气不得宣畅,而见胸膈满闷,喘咳痰多;“下虚”,是指肾阳虚衰于下,一见腰疼脚弱,二见肾不纳气,呼多吸少,喘逆短气,三见水不化气,而致水泛为痰,外溢为肿等。本方证虽属上实下虚,但以上实为主。故治以降气平喘,祛痰止咳为重,兼顾下元。方中紫苏子降气平喘,祛痰止咳,为君药。半夏燥湿化痰降逆;厚朴下气宽胸除满;前胡下气祛痰止咳,三药助紫苏子降气祛痰平喘之功,共为臣药。君臣相配,以治上实。肉桂温补下元,纳气平喘,以治下虚;当归既治咳逆上气,又养血补肝润燥,同肉桂以增温补下虚之效;略加生姜、苏叶以散寒宣肺,共为佐药。甘草、大枣和中调药,是为使药。诸药合用,标本兼顾,上下并治,而以治上为主,使气降痰消,则喘咳自平。

    苏子降气汤方歌

    本方原书注“一方有陈皮去白一两半”,则理气燥湿祛痰之力增强。《医方集解》载:“一方无桂,有沉香”,则温肾之力减,纳气平喘之效增。

    本方始载于唐《备急千金要方》卷7,原名为“紫苏子汤”。宋·宝庆年间此方加苏叶,更名为“苏子降气汤”而辑入《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为治疗痰涎壅盛,上实下虚之喘咳的常用方。以胸膈满闷,痰多稀白,苔白滑或白腻为辨证要点。本方药性偏温燥,以降气祛痰为主,对于肺肾阴虚的喘咳,以及肺热痰喘之证,均不宜使用。

    2.加减运用:若痰涎壅盛,喘咳气逆难卧者,可酌加沉香以加强其降气平喘之功;兼表证者,可酌加麻黄、杏仁以宣肺平喘,疏散外邪;兼气虚者,可酌加人参等以益气。

    3.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等属肺气壅实者。

    苏子降气汤方歌

    【文献摘录】

    1.原书主治: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3:“治男、女虚阳上攻,气不升降,上盛下虚,膈壅痰多,咽喉不利,咳嗽,虚烦引饮,头目昏眩,腰痛脚弱,肢体倦怠,腹肚

    (疒丂)刺,冷热气泻,大便风秘,涩滞不通,肢体浮肿,有妨饮食。”

    2.方论选录:

    汪昂《医方集解·理气之剂》:“苏子、前胡、厚朴、橘红、半夏,皆能降逆上之气,兼能除痰,气行则痰行也。数药亦能发表,既以疏内壅,兼以散外寒也。当归润以和血,甘草甘以缓中,下虚上盛,故又用肉桂引火归原也。”

    张璐《千金方衍义》卷7:“脚气患在浊气上攻。故以苏子、橘皮、前胡、厚朴辛温降气;半夏、生姜涤除痰湿;桂心、当归温散滞血;甘草、大枣调和中气。全以降泄逆气为主,故《局方》更名苏子降气汤。后世取治虚阳上攻,痰涎壅盛,肺气喘满,服之气降即安。可见用方但取合宜,不必拘执何病主治也。”

    标签: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上一篇:【中医解释脸黑身上白】、原因、起因

    下一篇:【炮山甲粉的功效与作用】、好处、益处

    分享到: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发表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