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加群交流 | 业务热线:023-63555815 | 手机浏览“手机浏览网站”
中元天

文章详情

一起水压机失控事故原因分析及其预防措施

来源:转载2023/2/8 17:34:20

浏览:(69)  评论:(0

  • 摘要
  • 职业病网介绍-一起水压机失控事故原因分析及其预防措施,来自问题通报。

        水压机是锅炉及压力容器制造厂的关键设备,其工作介质是水。具有工作压力高、管道阀门多,工作振动大,设备体积大,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由于该设备使用相对较少,相关人员缺乏经验,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发生一些问题,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本文通过一起水压机失控事故原因分析,旨在找出水压机使用过程中管理与技术上的薄弱环节,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以供广大同行借鉴。

        1、设备概述

      该水压机系我厂60年代自行设计、制造、安装调试。原设计工作压力为1000t,由供水系统和本体两部分组成,本体由上横梁、方柱、活动横梁、主工作缸、提升缸、顶出缸、工作台、底座构成,供水系统由高压泵、管道、气控分配阀组成。由于水压机的工作水源直接由高压泵供给,不利于泵的经济运行,而且气控分配阀灵敏度低,不便操纵。所以,我厂于1996年对其供水系统进行了全面改造。改造后的供水系统(见图)分为高、低压供水回路,低压水由充液罐经阀门直接供给水压机本体。高压水由高压水罐经最低液面阀,分配阀(由先导阀控制开闭)供给水压机本体。高压泵一般只是给高压罐供水,减少了高压泵的负荷运行时间,延长了其使用寿命。为了防止高压水罐缺水,其上设置了水位控制器。

        当高压水罐的水位达到设定水位的下限时,水位控制器发出信号,水泵就给高压水罐泵水,当水位升至设定水位的上限时,水位控制器再发出信号,水泵停止供水。为了确保安全,还设置了超高和超低水位保护。当高压水罐的水位达到超高保护水位时,水位报警器报警,且切断高压泵的电源,让其停止工作;当达到超低保护水位时,水位报警器报警,且关闭最低液面阀,切断高压水罐的供水回路,以防高压水罐因缺水而引发安全事故。

      2、事故经过

      1997年6月10日9时20分,水压机班组要压制一批封头急件,班组成员按事先约定的分工要做准备工作,因模具固定需将活动横梁落下来,操作人员准备操作时,习惯性地向左边看了看充液罐的水位指示器,结果发现水位不足。经确认高压水罐水位在正常的范围后,将主工作缸直接接通高压罐的高压水(按安全操作规程,应先接通充液罐的低压水,再接通高压罐的高压水),目的是想将高压水在回程时补充给充液罐。当水压机的活动横梁下降了300mm时,大家听见主工作缸中有气体流入的声音,松开控制按钮后,水压机活动横梁继续下滑,慢慢地转变为上、下振动,水压机变成了空气锤。装在活动横梁T形槽中的M30的螺栓与模具相碰撞,折断后,飞出10m开外。见此情形,工作人员吓得惊慌失措,四处逃窜。直到技术人员赶到现场后,才采取控制措施,局面才得以控制。但一起重大安全事故已经酿成,所幸的是本次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高压气体尚未窜到低压充液罐,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3、事故现场勘察情况

      (1)水压机工作缸密封件、紧固螺栓损坏。

      (2)水压机活动横梁的T形槽损坏,封头模具上模被破坏。

      (3)高压管道及各工作缸内充满高压气体。

      (4)高压水罐的实际水位与水位指示灯指示的水位不相符。

      (5)水箱内的水面比停机时水面高出很多,且为满箱水。

      4、事故原因分析

      经现场勘察、科学分析及调查取证,发现高压水罐缺水,高压气体窜出,导致水压机失控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水压机最低液面阀泄漏是导致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经拆卸最低液面阀检查,发现其密封止口面不光滑,因而密封不严,在停机的时间段高压水罐内的水经最低液面阀、高压泵的循环控制阀,高压泵的进水管泄漏到水箱。一旦水压机使用高压水,高压管内的余水及高压水罐内的少量高压水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从而导致水压机缺水,气体溢出,控制阀失灵,造成水压机失控。

      (2)水位控制器失灵,是导致此次事故的间接原因。该水位控制器失灵,水位指示灯指示的水位为假水位,使泵站工作人员不能正确判定高压水罐的水位。同时,最低水位保护推动了应有的作用,致使高压水泵不能及时补充水源,造成缺水。

      (3)安全意识淡薄、违章操作、规章制度不落实是导致此次事故的根本原因。事后有关人员反映,泵房工作人员曾向设备部门反映过高压水罐泄漏问题,但未引起重视,致使故障未能及时排除,错过了一次避免安全事故的良机,同时操作人员违反安全操作规程,随意改变操作顺序及操作方式,最终引发了事故。

      5、事故预防措施

      为了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做到防患于未然,我们必须采取一些必要的预防措施。

      (1) 安全生产管理方面

        强化管理,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不仅要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操作规程、巡回检查制、交接班制、专人负责制,同时还应当建立考核奖惩制度,奖罚分明,做到对事不对人,通过规范的制度管理,防止事故的发生。

        (2)设备操作方面

      加强设备原理、安全知识的学习,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尤其是危险性较大的设备,同时要加强事故预案的学习和演练,这样,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提高了职工预防和处理事故的能力。

      (3)设备维修管理方面

      设备主管部门要加强对设备使用部门的监督检查和考核,不仅要自己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而且要积极听取、重视基层反馈的安全隐患信息,并进一步落实,不能听之任之。要加强对监测仪表的校定和维修,特别是对水位控制器、先导阀这样的可引发重大安全事故的装置要定期检验,确保其灵敏有效。

    标签: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上一篇:解决事故调查问题

    下一篇:预防人的过失造成的事故

    分享到: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发表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