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加群交流 | 业务热线:023-63555815 | 手机浏览“手机浏览网站”
中元天

文章详情

安全观念文化重在建设 - 安全文化基本理论

来源:转载2023/2/8 17:34:30

浏览:(96)  评论:(0

  • 摘要
  • 职业病网介绍-安全观念文化重在建设 - 安全文化基本理论 ,来自安全文化。

      建设企业安全文化,最重要、最核心的是要建设好安全观念文化,也就是说,企业安全文化要从安全观念文化抓起。

      安全观念文化是人们对安全活动、安全行为、安全环境、安全事物、安全原则等的基本态度和观念的总和。人们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具有的特定的安全观念,导致不同的安全认识和态度,进而影响对安全的规划、决策、管理和指挥。因此,不同的安全观念,必然导致不同的安全活动效果和人类生产生活安全的不同发展水平。

      笔者认为,当前,我们需要建立八个观点、三种意识的安全观念文化,即安全第一的观点、预防为主的观点、安全也是生产力的观点、安全就是效益的观点、安全性是生活质量的观点、安全超前的观点、风险最小化的观点、安全管理科学化的观点,以及自我保护意识、保险防范意识和防患于未然意识。只有建立了符合时代要求的安全观念文化,才能有适应时代需要的安全活动,进而达到安全标准。

      目前,我国企业的安全文化观念与时代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这主要是由于目前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科技和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企业安全生产投入较少,劳动者文化素质偏低,特别是少数经营者“要钱不要(工人)命”,一些地方政府也只讲效益,忽视安全生产。

      从决策者来看,目前相当多的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没有真正落实到每个岗位、每个职工身上;部分企业领导没有真正履行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没有花精力研究安全生产,关心安全生产,没有真正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只满足于开会发文件。

      从管理者来看,存在着管理观念落后、知识缺乏的问题。一些企业改制后,新的安全监督体系还不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力度薄弱,许多安全管理人员没有经过系统培训,半路改行上阵,导致管理水平不高,管理方式落后,不能满足当前安全生产工作的需要。安全管理观念还停留在事故处理上,没有把工作重点放到事前预防上,不能认真细致地开展隐患普查,不能针对隐患落实整改措施。

      从劳动者来看,存在着“要我安全、不会安全”的倾向。当前,由于我国生产力水平还较低,许多困难企业安全投入不足,劳动者满足生活的需求往往超过对安全生产的需求,长期养成的不正确的习惯性思维、习惯性操作动作致使安全隐患经常出现。

      加强安全观念文化建设是当前搞好安全生产工作的迫切要求,也是搞好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前提条件。树立安全观念、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安全需求,把“安全第一”作为生产生活的首要价值取向,形成强大的安全氛围,是安全观念文化建设所要达到的目标。为此,应当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 开展宣传教育,树立现代安全观念

      思想认识是安全生产的基础和前提,以解决思想认识问题为基本职能的宣传教育工作是安全生产的灵魂和核心。

      在宣传教育工作中,要把握好四个环节:一是对不同的人,宣传教育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对决策者,应以提高其安全认识和安全决策水平为重点;对安全管理人员,应以安全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的教育为主;而对于劳动者,则应以安全态度、安全知识、安全技能的教育为主。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二是宣传教育的方法不同。一种是灌输式教育,如新入厂工人的三级安全教育、从事特种作业人员的专门培训以及劳动者的安全操作规程教育,采用这种方式就比较有效,而且有关法律法规也是这样规定的;另一种是娱乐式教育,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寓教于乐,使职工在文化娱乐中获得安全文化的熏陶。

      二、 合理增加投入

      首先是将安全设施配备齐全。其次要合理进行安全投入。一个好的管理者应该把花在安全生产上的钱即避免损失的投入看成是一项投资而不是开支。第三,推广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手段。科学技术本身就是一种社会文化因素,应当积极利用科技进步的成果来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为劳动者创造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

      三、 加强国际安全文化交流,转变观念

      一是责任追究应逐步从行政手段向法律手段转变。目前,《安全生产法》即将开始施行,这就为责任追究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二是事故处理要逐步从内部处理向社会监督转变。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和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形成人人关心安全生产、人人监督安全生产的良好氛围。三是要从事后查处向事前预防转变。应借鉴发达国家对事故危险源和隐患进行排查整改的经验,从源头上抓好安全管理。四是要改变安全管理局限于少数专职人员的状况,树立全社会关注安全的大安全观。五是工作方式上要从被动滞后向积极主动转变。

    标签: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上一篇: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理性思考 - 安全文化基本理论

    下一篇:安全文化建设的介入意义 - 安全文化基本理论

    分享到: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发表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