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加群交流 | 业务热线:023-63555815 | 手机浏览“手机浏览网站”

文章详情

树立安全文化新观点 - 安全文化探讨

来源:转载2023/2/8 17:34:27

浏览:(104)  评论:(0

  • 摘要
  • 职业病网介绍-树立安全文化新观点 - 安全文化探讨 ,来自安全文化。

      通过安全文化的宣教和传播作用,使大众在建立安全的人生观、安全的价值观中受到启迪,使大众对不安全的行为和习俗得以反省,达到人人都要力行安全、力创安全、力保安全的目的。笔者认为, 21世纪。全民应树立与时俱进的安全文化的新思路与新观点。

      1.扩展和研究安全的新领域

      仅研究以生产领域的安全是不完整的,必须不断扩展和研究生活、生存领域的安全问题,只有这样,才可能全面地认识安全、事故、灾害的本质及运动规律。

      1993年,在 “国际共同安全”大会上,专家们强调:“世界上所有意外死亡事故中,仅有7%是职业事故,56%属其他事故。而同年美国的生产事故(职业事故)为10%,其他事故 (非生产性事故)为47.2%。20世纪80年代,日本每年非生产性事故死亡人数为生产性事故死亡人数的8倍。英、法、德的伤亡事故统计表明,生产性事故也只占总死亡人数的10%左右。而这几年国内的矿山和工矿企业生产性事故的死亡人数也只占全国总事故死亡人数的15%~20%。

      因此,从安全科技文化的角度,要求人民树立安全的新观念,在重视安全生产的同时,把更多的力量投入家庭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产品安全、药物安全、保健和娱乐安全,以及环境保护与其他非生产领域的安全。

      2.保护从事一切活动的人的安全

      保护人所从事一切活动的安全观点,就要以安全生产和保护职工的安全与健康为基础,不断扩充到保护一切活动的人的安全。例如,、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减灾防灾、居家安全、休闲安全、食品安全、环境安全、农业安全、生存安全等非生产领域的安全。目的是保护人在从事任何活动时的身心安全与健康。人是一切活动中的最活跃的因素,安全和健康的人才能从事社会发展、科技进步、文化繁荣的一切活动。这也体现了“以人为本”、 “珍惜生命”、“关爱人生”、“尊重人权”的崇高理念。

      3.大安全观的宣传和教育要极大地影响公众,重在培养下一代利用一切宣传媒介和手段,有效地传播、教育和影响公众,使其建立科学的大安全观,当务之急是培养和造就幼儿、中小学生和青年一代,通过宣教途径使人人都具有科学的安全观、职业的伦理道德、安全行为规范,掌握自救、互救、应急的防护技术,把提高全民寒全文化素质作为宣传与教育的长期战略和重要课题。传播安全文化知识,开展安全科普教育和继续安全工程教育,把安全科技文化教育作为大众终身教育的内容。

      4.用大安全文化观来完善和拓展安全科学技术学科

      国家标准GB/T13754~1992即“学科分类与代码”中,安全科学技术学科被列为一级学科,其中包括5个二级学科,27个三级学科,但就其学科理论和学科构架来说,仍需充实和完善。以大安全文化观进行思考,它才可能形成一个非封闭的学科体系,安全科学技术基础学科其他学科、安全学其他学科、安全工程其他学科、职业卫生工程其他学科、安全管理工程其他学科、安全科学技术其他学科,在一定条件下,必然会产生新的学科,很有可能在安全、环保、减灾学科交叉、融合中会有所创新和发展,出现一些符合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新兴安全学科。

      5.坚持倡导和弘扬安全文化,提高全民安全文化素质

      人人需要安全,人人有责任维护安全,人人有义务创造和保障安全。坚持不懈地倡导和弘扬安全文化,能激励和强化全民安全意识,推动安全文明的宣教活动,达到启发、教育、造就符合时代安全要求的人民大众,形成全球、全社会和谐的安全文化氛围,建造人类可持续生存和发展的更加安全、健康、舒适的文明世界。提高全民的安全文化素质,需要世代努力,永不停息,是人类发展中的永恒追求目标之一。

      6.培养和树立超前、预防、科学的安全风险理念

      充分推广和应用安全科学技术和现代高新技术,对事故进行评价、预测、预报,提倡减灾、防灾、预防文化,培养和树立超前、探索、预防的安全风险意识,以主动、科学、系统的方法,来保障人类的安全、祥和、幸福。这样才能真正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7.树立城市忧患和综合减灾观点

      专家们推测,到2000年,全国人口的1/3,约4.6亿人集居于大城市,工业科技化、都市现代化、乡镇城市化,这就必然会给人类社会带来众多潜在而难以控制的灾难,例如,交通、用水、用电、防火、环保、楼群建筑、医疗保健系统等意外灾害问题,直接影响着人民的安全与健康。因此,大众必须树立安全、减灾、环保相互渗透、交叉、综合的大安全观,主张共建安全、减灾、环保科技文化,使人民在天灾人祸大难临头之时,能应变自如,把伤亡和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保障社会稳定,城市及社区少灾,人民安居乐业。

    标签: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上一篇:对转变干部作风抓安全的思考 - 安全文化探讨

    下一篇:对安全文化及其与安全科学之间关系的探讨 - 安全文化探讨

    分享到: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发表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