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加群交流 | 业务热线:023-63555815 | 手机浏览“手机浏览网站”

文章详情

培育长江海事安全文化 促进水运经济安全发展 - 安全文化探讨

来源:转载2023/2/8 17:34:27

浏览:(84)  评论:(0

  • 摘要
  • 职业病网介绍-培育长江海事安全文化 促进水运经济安全发展 - 安全文化探讨 ,来自安全文化。

        摘   要:当今社会,文化的影响无处不在。文化管理更是管理领域的新浪潮。培育安全文化是新时期安全生产领域,包括安全生产政府主管部门所大力倡导和着力建设的。作为肩负长江干线水上交通安全监管职责的长江海事局,更应大力倡导文化管理,积极培育有长江特色的海事安全文化,促进“三个服务”的落实,为长江水运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安全保证。

      关键词:安全 文化  创新  发展

      国家《“十一五”安全文化建设纲要》指出“必须大力加强安全文化建设,营造有利于安全生产的舆论氛围,增强全社会的安全意识,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实现安全发展,创造安全稳定的环境”。长江海事局作为保障长江干线水上交通安全的行政主管机关,积极推进文化管理战略,大力加强安全文化探索和建设,提高了工作的主动性和预见性,实现了辖区安全形势的持续稳定,保障了沿江人民群众出行安全,为长江水运经济发展创造了安全环境。

      一、倡导以“负责任”管理理念为核心的“人和、忧乐、坚韧”精神

      安全文化建设作为长江海事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要大力倡导以“负责任”管理理念为核心的“人和、忧乐、坚韧”的长江海事精神。

      “负责任”是长江海事人对社会的承诺,也是对干部职工的最基本要求。长江海事局作为交通部所属的行政执法机关,工作职责与人民利益息息相关,尤其要有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负责任”意识,切实承担起对“船舶适航、船员适任、安全畅通、有效监管、优质服务”的责任,这既是党和人民赋予长江海事的崇高使命,也是长江海事人坚韧不拔、直面困难、敢于胜利的自觉要求和固有品质。

      “人和、忧乐、坚韧”是长江海事人的品质追求,也是我们的精神所在。围绕“执法为民,服务发展”的宗旨,秉承“航行更安全,长江更清洁,航运更便捷”的使命,抱定建设“一流强局”的目标,坚定“四化三步走”发展战略,以“负责任”为核心理念,我们发动长江海事精神表述语征集和大讨论活动,集中全局干部职工智慧,总结提炼出以“负责任”为核心理念的“人和、忧乐、坚韧”的长江海事精神。

      人和,即以人为本的和谐环境,体现了古老川江的人文历史。其内涵主要包括:团队和谐——领导班子成员之间、干群之间、职工之间团结互信、和睦相处、政令畅通、和衷共济;管理和谐——海事部门依法行政、优质服务,管理对象遵章守纪、协调配合;社会和谐——政府统一领导,海事依法监管,社会广泛支持,做到“全国海事一家人,安全监管一盘棋”,凝聚各方力量,构建和谐长江。

      忧乐,即责重于山的忧乐意识,蕴含了九曲荆江的湘楚文化。其内涵主要包括:忧患意识——常怀忧患之心、常思安全之责、常谋发展之策,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科学管理能力;责任意识——把工作当事业,把事业当追求,把追求当责任,切实树立“负责任”的海事形象;服务意识——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沿江群众安全便捷出行。

      坚韧,即矢志不渝的坚强韧劲,展现了八百里皖江的意志品质。其内涵主要包括:坚定信念——拥护党的领导,忠诚国家法律,热爱海事事业,奉献长江水运;顽强意志——千方百计、千言万语、千辛万苦,顽强拼搏,百折不挠,不断取得安全管理和海事发展新业绩;求索品质——坚持科学发展观,追求卓越,勇创一流,主动作为,永不满足,不断开创长江海事改革发展新局面。

      这种精神在我们安全工作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在长江海事精神的指导下,我们进行了安全文化的培育、挖掘、整理、提炼工作,初步形成了有长江特色的海事安全文化。

      二、构建以“442”监管规律为重点的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我们在海事文化建设中突出安全中心工作,不断总结探索,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安全文化体系。

      在对外安全监管方面,我们总结安全监管工作经验,形成了对外安全管理的基本规律(“442”)。即坚持四项原则,把握四个重点,抓住两个关键。坚持四项原则即依法行政、便民利民、依靠政府和标本兼治;把握四个重点即重点水域“六区一渡”(库区、港区、桥区、干支交汇区、施工作业区、锚泊区和渡口),重点对象“四客一危”(客船、客滚船、高速客船、旅游船和危险品船),重点时段“两期四节”(枯水期、洪水期、春节、清明节、五一劳动节、十一国庆节),重点气况“六大一变”(大风、大雾、大浪、大雨、大雪、大水和水位交替变化期);抓住两个关键即牵牢一个“牛鼻子”(始终牵牢客渡船安全监管这个“牛鼻子”),编牢一张“安全网”(始终编牢安全管理网络)。在安全管理网络中,船公司是根本,船舶是基础,船员是重点,船长是关键,监管是保障。

      在客渡船安全管理方面,我们形成了“116”客渡船安全管理工作新机制。长江海事局辖区每天有11余万人次渡江,一年渡运近四千万人次,以往发生的重大伤亡事故全部与客渡船有关,教训非常深刻;同时由于客渡船点多线长面广,有的地方还存在偷渡、私渡等违法行为,监管任务非常艰巨。我们把客渡船管理作为安全工作的“牛鼻子”工程,建立了以一库(客渡船基础数据库)、一网(内外安全管理网络)、六项制度(监管责任及过错追究制度、渡口渡船定期巡查和检查制度、船员业务知识培训教育制度、渡船禁航制度、定期汇报及联系制度、安全评先制度)为主体的客渡船安全管理“116”机制。对于 “学生渡”,我们也主动构建了由当地县乡政府牵头,交通、教委、学校、船东和海事齐抓共管的责任机制。

      在安全风险防范方面,我们率先在全国海事系统形成了有效的水上安全预警机制(456)。即四级预警(一级红色警报、二级橙色警报、三级黄色警报、四级蓝色警报),五种方式(长江海事外网、长江安全信息台、海事VHF系统、长江水上安全GPS系统、手机短信群发系统),六种类别(安全形势、通航秩序、枯水、洪水、气象灾害、地质灾害),做到了随时发布、及时防范、反复提醒、有效监控,切实把灾害损失减到最低。此外,我们还与国家气象局合作,在内外网推出“长江海事气象”节目,及时发布气象预警信息,提醒过往船舶注意天气变化,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在巡航救助一体化方面,我们强化“以人为本”,突出人命救助,形成了“153040”快反机制。即:接警后,港区15分钟、库区及安徽段30分钟,其他通航水域40分钟到达现场展开救助,并在全线设立了126个巡航救助站点。仅2006年,我们就成功救助船舶623艘、遇险人员6243人,人命救助成功率99%,挽回经济损失3.54亿元,充分展示了长江海事“负责任”的良好社会形象。

      此外,我们还通过开展安全警句征集等每个年度海事文化建设“五个一”活动,不断强化安全意识,与船舶单位、船员和社会共同构筑安全链,使安全文化深入人心,甚至影响到职工家庭。有几次事故险情就是我们职工家属在第一时间通知海事部门,甚至通知自己的丈夫,从而为国家和人民财产损失降到最低争取了宝贵时间。

      三、落实以“1+5”管理模式为要素的安全文化保障措施

      安全文化因为是心灵的,所以是内在的;因为是共同认知的,所以是自觉自愿的;因为是思想意识上的,所以也是潜移默化的。我们通过积极落实“1+5”管理模式,不断强化安全文化建设,使安全文化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

      所谓“1+5”管理模式,就是一个海事文化和五个基本要素。

      一个海事文化,即积极构建一个具有长江海事特色的海事文化。目前,我们已经基本形成包括理念文化、安全文化、廉政文化和形象文化为基本内容的长江海事文化体系架构,并正在不断丰富完善。

      五个基本要素,主要包括:

      一是运行一套结构严谨的长江海事管理体系。我们借鉴质量标准体系ISO9001标准,加强科学管理,规范安全工作。2005年率先在全局业务部门推行《长江海事局海事管理规则(2005)》和《长江海事管理手册》(1.0),对业务工作的开展进行规范。2006年,在业务、行政、党群部门全面推行《长江海事局海事管理规则(2006)》和《长江海事管理手册》(2.0),并于2006年底通过内审后全面实施。

      二是实施一套科学规范的长江海事议事规则。我们建立了沿江省市海事联席会议制度;还规范完善了局长办公会制度、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和党委会制度等。

      三是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我们和武汉理工大学合作开办了博士班;与国家行政学院合作开办了处级干部培训班,与武汉大学合作开办了处级海事处处长书记培训班,开展职工技能三年达标活动,全力加强党政管理人才、执法专业人才和拔尖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

      四是执行一个监督有力奖罚分明的惩防考核体系。我们建立了“199”惩防体系,即一个反腐倡廉教育体系、九类反腐倡廉制度、九个防腐倡廉监控机制。在日常工作中,大力推行方针目标考核与工作绩效考核,科学管理能力不断提高。

      五是建设一组高效一流的长江海事信息网络。我们建成了长江海事内外信息网络平台,建立了高度信息化的长江水上搜救中心,成立了武汉、芜湖两个VTS监管中心,实行了客渡船GPS监管,重点码头建立了CCTV系统,并实现了远程现场监管图像实时传输,初步形成了重点港区VTS、重点水域CCTV、重点船舶(渡船)GPS和常规海巡艇互为补充的现代水上监管系统框架。此外,我们还启用了“网上长江海事”系统,做到所有的工作数据在网上处理、生成,提高工作效率。

      以上这些措施保证了安全文化在行业、岗位的落实,促进了安全文化的普及和应用。

      通过安全文化建设,带动了我局安全形势持续好转,安全指标屡创新低。在辖区货运量比“九五”期增长近一倍、集装箱吞吐量增长两倍多的情况下,“十五”期辖区事故数、碰撞事故数、死亡人数、沉船数、直接经济损失等五项指标比“九五”期分别下降了55.8%、57%、34.1%、31.7%和32%。2006年,事故件数、死亡人数同创20年来最低,首次实现了全年未发生一次性死亡10人以上恶性事故的良好局面。

      安全文化建设是提高人民群众安全素质的必要途径,是安全生产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人的安全思维、安全意识、安全心理、安全行为、安全法制观念、安全科技水平等方面,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我们相信在全国海事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海事安全文化建设必将不断取得新的成果,全国水上安全形势也将持续好转,海事工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为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服务的职能作用将得到更充分发挥,内河水运安全发展也将得到更有力的保障。

    标签: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上一篇:浅析高速公路安全文化及应用 - 安全文化探讨

    下一篇:安全文化的经济供求规律 - 安全文化探讨

    分享到: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发表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