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加群交流 | 业务热线:023-63555815 | 手机浏览“手机浏览网站”
中元天

文章详情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教育问题探讨 - 安全文化探讨

来源:转载2023/2/8 17:34:27

浏览:(98)  评论:(0

  • 摘要
  • 职业病网介绍-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教育问题探讨 - 安全文化探讨 ,来自安全文化。

      摘 要 本文从分析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入手,深入探讨教育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作用,并提出教育促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一些具体建议及努力方向。

      关键词 安全文化建设 教育 探讨

      今天,安全文化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作为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安全文化已成为现代安全管理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文化理论的形成与完善标志着安全管理从物质层次向文化层次的发展。

      安全文化的落脚点是企业,最终实践由企业来完成,企业应将企业文化与安全文化有机融合,使安全、质量、效益、发展成为全体职工的共同奋斗目标,以此展现企业风貌和企业精神。而安全文化建设的一项系统工程,由很多要素构成,需不断完善锤炼才能形成,并需不断提高。而所有系统中,安全教育作为安全文化建设的一种重要手段,始终对企业安全文化的形成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安全教育担负着传递安全生产经验和安全生活经验的社会职能,通过安全教育使人安全意识不断提高,行为更为符合安全生产和安全规范,促进企业形成高品位的安全文化。因此,安全教育是安全生产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事实上,绝大多数事故都是因为缺乏安全教育,企业安全文化滞后,安全意识淡薄导致失误造成的。

      2003年6月6日,一辆由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开往深圳的大客车在行进途中坠落东江,造成34人死亡。分析事故原因,除去客观因素外,司机安全意识薄弱,安全技术不过关,在这起事故中起到决定性作用,据反映,出车前一晚,司机打麻将到凌晨3点,疲劳出车,雨天路滑,车又超载,应该小心驾驶,而司机竟把车速开到70公里川、时,出现紧急情况时没有及时打左转方向盘。意识淡薄,罔顾安全,在这起事故中得到了充分体现。纵观这一切,安全教育不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落后,主要表现为:

      第一,安全教育基础薄弱,公民安全意识普遍淡薄。众多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严重滞后,发展缓慢。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迅速,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过多把注意力集中在经济建设本身,配套不够,步调不一致。反映在安全教育方面,就是投入少,重视不够,没有建立一套完备的安全教育体系。从业人员安全素质普遍偏低的状况长期得不到改进,一些单位基本没有任何安全教育,安全文化建设根本无从谈起,新进企业从业人员甚至没有接受任何安全教育就上岗作业,这样周而复始,恶性循环,形不成一个好的企业安全文化氛围,直接导致安全生产形势严峻。

      第二,安全教育中介规范不够,质量不高,对从业人员缺乏吸引力,对安全文化建设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当前,安全教育中介市场规范不够,现有的一些安全生产教育中介机构,良莠不齐,严重影响安全教育的质量。伴随《安全生产法》及一些行政规章和地方陛安全生产法规的出台,安全教育正在形成一个高潮,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有一些起色。但总的来说,教育形式僵化,手段落后,说教多,启发式的教育少,内容欠丰富,缺乏吸引力,没有深入到群众中去,仅仅停留在一般的会议报道、从业人员的上岗培训、时间短暂的安全月宣传活动等层面上,缺乏全面的公共安全教育,缺乏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手段,缺乏系统的安全文化建设配套的安全教育体系。

      安全文化建设,教育先行,关系企业的长远发展,为企业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创造必要的条件,为此,企业要积极探讨安全教育对安全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切实抓好抓实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建设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

      1.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抓紧抓好安全教育工作,推进注册安全工程师或者注册安全主任制度的实施,促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上新台阶

      《安全生产法》及部分地方性法规对安全教育均以法律条文作了明确规定,必须加大安全教育力度,从事安全工作的管理人员及一些特殊岗位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如果违反规定将给予一定处罚。

      无论作为自愿行为还是强制性行为,安全教育作为安全工作系统中的一部分,对整个社会的安全工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培育企业安全文化的一种有效手段,各级领导必须高度重视,抓紧抓实,保证安全教育工作的落实。

      时下国家推行注册安全工程师制度及部分省市推行的注册安全主任制度已取得初步成功,以广东省为例,注册安全主任制度从试行到正式实施,五万多人取得初级安全主任资格,已成为一种炙手可热的行业,报名者踊跃,大规模的安全主任培训有力地推进了全省安全文化的建设,大批注册安全主任充实到企业为安全生产工作带来了新鲜的空气,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形成“注册安全主任”文化热现象。

      2.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丰富安全教育的内容、形式,增强安全教育对安全文化建设的效果

      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寻找合适的安全教育方法,相应地改变一些传统的安全教育形式,创造一些群众喜欢寓教于乐的安全教育模式,丰富安全教育的内容,提高安全教育质量,使一个人从小就学到一些必备的基础安全知识、安全技能。从小培养公民的自我保护意识,公共安全意识,必要的自我防范意识,逐渐形成个人的安全价值理念。

      从理论上讲,促使从业人员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最基本、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宣传教育。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适应了职工群众对安全生产知识的内在需求,从主观上讲职工是愿意接受的。但是以往的安全教育大多是“填鸭式”,不是大道理满堂灌,就是家长式的训斥。要解决安全教育入心入脑的问题,一定要注重情感投入,可采用亲情教育法,如在会议室设立“全家福”牌板,把每个家庭对自己亲人的安全企盼写在照片的下面,时时提醒职工牢记亲人的嘱托;如为职工过生日、送警句,恳谈会、兄弟交心等方法,不失时机、潜移默化地向职工宣传安全思想;再有就是开展安全共保活动,基层单位定期向职工家属发出安全承诺书,号召家属发挥好安全第二道防线作用,真诚邀请家属参加到安全共保活动中宋。

      3.保证安全教育投入,促进安全教育工作发展,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提供基本的保障

      安全教育属于预防性投入,据有关专家研究证明,在安全经济学上,预防性的“投入产出比”高于事故整改的“产出比”。研究成果显示,安全保障措施的预防性投入效果与事后整改效果的关系是1:5的关系。这一安全经济的基本定量规律是指导安全经济活动的重要基础。

      各经营单位应该放弃安全生产工作的侥幸心理,防微杜渐,做好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从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着手,夯实安全基础,搞好安全生产工作。每年提供一定的资金用于安全教育投入,并列入年度概算,同时企业要积极派遣部分员工接受更高层的安全教育,以引进先进的安全文化观念、安全管理知识及安全科技动态,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人才保障。

      4.不仅要做好安全教育, 同时加强道德规范教育,力促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教育对安全文化建设作用不仅仅局限于安全层面,同时也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像前面提到的广东省河源市“6.6”特大交通事故肇事司机,出车前一晚竟然打麻将到次日凌晨3点,完全不把旅客的身家性命放在心头。因此加强道德教育,也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否则就会成为安全文化发展的樊篱。道德教育主要应加强热爱自己的工作和集体,树立主人翁的工作态度,遵守职业纪律,努力学习科学文化,遵章守纪,团结协作等。

      道德规范、各种制度、纪律是安全文化的重要内容,只有把这种“强制”融合于各自的工作和生产活动中,才能建立起一种职业行为习惯和出自内心的自我规范。

      5.积极规划,早作准备, 明确安全教育内容,树立正确的企业安全文化目标

      安全教育内容直接反映企业安全文化的方向,当前企业安全教育内容包括:班组安全教育、管理干部安全培训,安全科普教育,特种岗位人员培训,安全法规教育,企业职工的安全技能教育,企业领导的安全认识教育。有条件的企业还应开展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进行全面全员全过程安全教育培训,培育企业安全文化。

      通过安全教育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不断巩固,持续发展,在保护人的核心思想指导下,形成有自己特色的企业安全文化氛围,提升职工安全文化理念,提高职工安全文化意识和素质,增强企业凝聚力,实现安全文化的目标。

      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多种因素,关系国家的形象、企业的发展、职工群众生命安全,“天灾故难挡,人祸本可防”,只要树立信心,群策群力,改进工作,企业就能建立起有自己特色,积极健康向上的企业安全文化,从而最终改善自身的安全生产状况。

    标签: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上一篇:关于安全文化与企业文化实行良性互动的几点思考 - 安全文化探讨

    下一篇:安全与文化理念 - 安全文化探讨

    分享到: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发表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