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加群交流 | 业务热线:023-63555815 | 手机浏览“手机浏览网站”
中元天

文章详情

安全施工的“三轮”驱动 - 安全文化探讨

来源:转载2023/2/8 17:34:26

浏览:(101)  评论:(0

  • 摘要
  • 职业病网介绍-安全施工的“三轮”驱动 - 安全文化探讨 ,来自安全文化。

      笔者认为施工安全工作的重点应该在基层,应该在第一线操作人员身上,加强第一线工人的安全意识教育,强化第一线工人的操作技能培训,认真做好及时的安全检查是安全施工的三轮驱动,缺一不可。这里说的“三轮”是指安全意识、操作技能、安全检查。

      一、形象的安全意识教育。

      安全意识教育的手段是很多的,这里强调的是形象的安全意识教育,即在具体的工程项目上对一些工序进行现场操作分解,指出隐患所在以及后果的严重性,同时放映各种施工事故的录像,讲解、分析事故的原因,以及事故对当事人、家庭、社会造成后果,从而使广大工人增强责任心,提高安全意识,时时刻刻自觉地预防事故的发生。众所周知,我国基建项目第一线操作工人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一天的劳动量偏大。在这种情况下,要他们掌握一大堆理论的东西是很困难的。特别是一些新工人。根据一般记忆力规律,最形象的东西最能为文化水平低的人掌握、牢记。所以形象的安全意识教育很重要,也适合于现阶段的国情。通过大量的事故案例、录像等的形象安全意识教育,使第一线操作工人强烈感受到我要安全。

      二、具体的操作技能培训。

      有了安全意识,时时刻刻都想着我要安全,还不能保证不出事故。如果某个操作工人在具体工作中,操作不得法,也会出问题,也会出现大的事故。所以,熟练的、规范的操作技能才是第一线工人安全施工的保障。必须对全体工人进行操作技能培训,特别是新工人。对工人的技能培训,绝不能都在课堂里照本宣科,然后发张试卷,考试合格即上岗操作。而应该根据具体的岗位、具体工种,例如铁工、瓦工、架子工、各种司机、电工等等,进行具体的操作技能培训。首先应进行具体工种(岗位)的操作规范,规程的学习,通过考试强化理论知识的掌握。然后通过技术员,老技工的规范操作,使工人在示范操作中掌握要点,并通过不断的实际训练操作,使每个工人都能熟练掌握规范操作的全过程。只有通过规范、规程学习考试和具体操作鉴定的工人才能正式上岗。而这种对每个工人的具体操作技能培训都应该在每个新项目开工前进行,并形成制度化、专业化、规范化,从而使第一线的操作工人技能素质不断提高。

      三、细致的安全检查。

      安全检查形式多种多样,这里强调的是日常班组长对该工种组员的安全检查,即上班前应该对组员进行精神面貌的检查和劳动保护用品的检查。如发现某组员精神不好、或者情绪不稳定、或者身体不好、或者没有配戴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等等,应及时通过谈心交流了解情况,并通过合理调配或改正和停止上岗来消除不安全因素。上班期间应随时检查组员的工作情况,如发现某组员违反纪律、或者不按规程操作、工作粗心大意等等,应该及时制止并进行纠正教育,教而不改者应停止上岗。下班后应该检查所有组员是否将劳动机具收拾、整理、保养好,如发现某些机具、或者劳动用品已经磨损或者损坏,不能安全使用时,应及时修理或更换,以保证第二天工作的安全顺利进行。细致的安全检查是保证安全施工的重要手段,应认真做好,使第一线操作人员认识到安全检查是为了保证操作者本身的安全。

    标签: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上一篇:话说“安全这根弦一刻也不能松” - 安全文化探讨

    下一篇:注重安全文化 夯实安全基础 - 安全文化探讨

    分享到: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发表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