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加群交流 | 业务热线:023-63555815 | 手机浏览“手机浏览网站”
中元天

文章详情

安全文化体系建设对煤矿生产和管理以及安全发展的作用及意义的分析 - 安全文化探讨

来源:转载2023/2/8 17:34:19

浏览:(79)  评论:(0

  • 摘要
  • 职业病网介绍-安全文化体系建设对煤矿生产和管理以及安全发展的作用及意义的分析 - 安全文化探讨 ,来自安全文化。

      煤炭企业作为我国高危行业之一,一直面临着机械化程度低、安全设施不完善、从业人员素质低等一系列问题,这是长期困扰我国煤矿生产的主要难题,也是我国煤矿行业存在的基本现状。资料显示,我国大部分伤亡事故都是由“三违”引起的。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事故发生的最大隐患,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人的安全文化素质低。所以,要想做好煤矿安全生产的工作,只靠法律法规以及管理本身还不够,关键还在于管理好人、教化人、激励人、塑造人,从根本上改变人的思维方法,提高人的知识能力。安全文化体系建设在煤矿安全管理和安全发展中有重要的意义。

      1、基于企业文化框架内的安全文化体系

      1.1、企业文化

      所谓企业文化,就是为企业所倡导,并被企业和职工所实践,用于指导和约束企业整体行为和职工行为的价值理念,并由企业领导层倡导、企业上下共:同遵守的文化传统和行为方式。

      (1)企业文化主要由企业理念、行为规范和视觉识别三大系统构成。

      企业理念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它主要包括企业精神和价值观、企业的战略方针和经营管理理念等内容,是形成企业文化的基石。

      行为规范主要是指在企业理念的指导下,通过教育培训、宣传贯彻、制度规范、实践检验、奖惩激励等一系列动态的行为活动,对全体职工起到导向、凝聚、规范和激励的作用,增强广大职工的归属感和企业的向心力。

      视觉识别是通过一系列生动具体的视觉元素,将企业理念的内涵鲜活地展现出来,通过企业标志、标准字、标准色、象征图形和吉祥物等人们易于接受的视觉形象,传达较为抽象的企业理念。

      (2)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最新成果和重要的组成部分。从第一家现代企业在英国诞生至今的两百多年间,企业管理大体经历了经验管理、科学管理和企业文化管理3个阶段。

      经验管理阶段,其特点是“人治”,即主要靠经营者个人的直觉和经验进行决策和管理。

      科学管理阶段,其特点是“法制”,即主要靠科学的制度体系实现高效率。

      企业文化管理阶段,1981年以来,发达国家的优秀公司率先进入了文化管理阶段,其特点是“文治”,即靠企业文化建设带动企业经营管理使其达到更高的境界。

      如果说,科学管理阶段是靠科学的制度、严密的外部监督提高工作效率的话,那么,在知识型企业占主导、“以人为本”成为主要管理理念的今天,仅靠外部监督和制度化约束的科学管理已经大打折扣。更为有效的方式是通过影响职工的思想观念,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围来提高工作效率。这种以文化为主导的柔性管理是靠企业文化建设推动的。因此,企业文化建设是今后企业管理的关键环节和企业各方面工作获得成功的重要手段。

      1.2、安全文化体系

      安全文化体系是指在矿区生产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具有煤矿特色的安全思想意识、安全作风、安全工作态度、行为规范、安全管理机制和安全物质技术条件的总称。它主要由以安全奋斗目标、安全进取精神、安全价值观等为主构成的安全理念体系,以组织员工进行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规范员工安全行为为主构成的安全行为规范和安全管理制度,以保护职工身心安全与健康而创造的安全舒适的生产生活条件,防灾避难应急的安全设备、措施和企业安全风貌等种种安全物质因素构成的安全物质体系组成。

      安全文化体系脱胎于企业文化,是在企业文化这一大的框架内构建而成的亚文化系统,具有更加鲜明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煤矿企业的安全文化体系其核心目的是通过创造一种良好的安全人文氛围和协调的人、机、环境关系,对人的观念、意识、态度、行为等形成从无形到有形的影响,从而进一步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提升员工的安全素质,形成自主的安全习惯,最终达到对人的不安全行为产生自发控制作用,起到减少人为事故的效果。

      2、安全文化体系建设对煤矿安全生产和管理以及安全发展的作用及意义

      煤矿安全文化体系是企业文化与企业安全生产长期结合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产物,是在煤炭企业生产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安全理念、管理制度、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的综合反映。因此,搞好煤矿安全文化体系建设,对于实现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持续稳定好转具有重要的意义。

      (1)加强安全文化体系建设有助于提高职工的安全思想境界。大量涌人煤矿的农民工带有典型的农耕文化特点,对于井下违章作业可能导致的后果缺乏认知。同时,部分社会闲散劳动力进入煤矿,其中有些人员安全道德水准过低,贪图一时便利而为自己和他人留下安全隐患,甚至还出现为个人利益无视他人生死的可耻行为。安全文化的传播与普及,将有助于职工摒弃陈旧落后的安全观念,树立科学的安全发展观。

      (2)加强安全文化体系建设有助于职工识别和处理“物的不安全状态”。煤矿生产作业场所受环境制约因素较大,随时会受到各类自然灾害的威胁。如果作业人员对井下的不安全因素认知程度不高,就极易发生事故。长期的生产实践证明,受过教育且经验丰富的井下作业人员,对不安全因素和事故前兆具有一定的认知和处理能力。通过加强安全文化体系的建设,能够帮助人们识别事物的不安全状态,并指导人们对不安全因素采取防范和化解措施。

      (3)加强安全文化体系建设,有助于职工约束“人的不安全行为”。人的行为受思想的支配和控制,安全思想进入到人们的头脑当中,就会成为安全行为的支配力量和不安全行为的控制力量。安全文化一旦形成,其中包含的精神理念、价值观和道德准则就会在企业里广泛传播和渗透,成为促进企业安全发展的重要力量。

      (4)加强安全文化体系建设,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安全文化是安全管理的内在基础。加强安全文化体系建设的目的就是把安全价值观落实到安全管理工作之中,从而创建良好的安全人文氛围,引导职工用安全文化理念想问题、办事情,使安全文化理念成为自觉的行为规范,最终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思想意识的转变。

      3、结束语

      安全文化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要推动这项工作深入开展,就必须结合实际,研究和探索安全文化体系建设的方法和有效途径。要把安全文化体系建设纳入企业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中,而且要持之以恒。要将安全思想、安全哲学融入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层面,唱响“安全发展”的主旋律,使安全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共生,协调发展,整体推进,逐步形成齐抓共管、常抓不懈的企业安全文化体系建设的长效机制。

    标签: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上一篇:安全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 安全文化探讨

    下一篇:关于对安全文化系统推进的思考 - 安全文化探讨

    分享到: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发表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