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加群交流 | 业务热线:023-63555815 | 手机浏览“手机浏览网站”
中元天

文章详情

构建企业安全文化 提升企业安全管理 - 安全文化探讨

来源:转载2023/2/8 17:34:18

浏览:(81)  评论:(0

  • 摘要
  • 职业病网介绍-构建企业安全文化 提升企业安全管理 - 安全文化探讨 ,来自安全文化。

      企业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违反操作规程或劳动纪律;教育培训不够,缺乏安全操作知识;生产设备不符合安全要求;安全防护设施缺少或存在缺陷等,但事故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因此企业安全生产的关键是改善人的行为方式,最大限度地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

      目前企业安全文化的培养和建设,从员工的行为入手,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确立企业的安全目标,倡导共同的安全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由此营造员工心理认同和具有团体凝聚力的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和秩序,有效地调节和控制员工的行为,达到自律的最高境界。

      企业安全文化可以分为环境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意识文化几个方面。文化是抽象的,必须与管理实际相结合方能发挥应有的效应;而管理的实施也应该充分考虑企业文化的定位和建设,二者的有机融合,才能真正达到企业文化的建立和管理水平提高双赢的目的。

      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的过渡时期,而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这也给企业的安全系列管理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施工企业,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要想生存和发展,必须有本企业特色的安全物质文化,诸如明确的企业目标,完善的规章制度,先进的技术装备,系统的培训教育措施,合格的安全生产设施等;还要有一定数量的企业安全文化阵地,美观整洁的施工现场等看得见、摸得着的硬件。企业的管理至今已历经了经验管理、科学管理、行为管理三个阶段,而安全文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的第四个阶段,并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企业要搞好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文化建设,通过思想教育、行为规范、文化熏陶、环境影响等,激发全体成员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视安全为企业生存的前提,从而组成由企业的组织层面、成员的思想层面构成的多维的安全管理体系,使企业的安全管理充满活力和动力,达到生产环境安全的目的。这样,才能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为社会输送更多合格的建筑产品及服务。

      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向深层次发展的需要。企业大量违章行为都不是职工故意,而是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素质不高而造成的。以往我们对于“人因”的认识还存在着深层次上的欠缺,而这些因素的全面归纳,就是人的文化、人的素养,没有形成客观的物态和环境的安全质量。因此,要保证人的行为,设施和设计等物态和生产环境的安全性,更好地预防事故的发生,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就需要从人的基本素质出发,建立起以人为本的企业安全文化新对策和手段,进行系统的安全文化建设,有了这个作保障,“我要安全”成为职工从事生产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才能实现规范化、科学化,才能够有效控制事故的发生,从而实现安全生产长周期良性循环发展。

      以良好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管理措施为基础,创造提高安全素养的氛围与环境。企业职工个人安全素养的提高,除了自身的努力外,往往还要依靠群体效应的引导,这与人的从众心理有关。企业的领导应该为职工创造一种“谁遵守安全行为规范谁有利,谁违反安全行为规范谁受罚”的管理环境,持之以恒,使职工将遵守安全行为规范变成自觉自愿的行动,而不遵守安全行为规范的举动变得与群众格格不入并遭到排斥,令行为人感到由于自己的不安全行为被同事们轻视,则职工整体的安全修养必将大大提高。提高安全修养的工作氛围应该以班组建设为基础。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要体现全员、全过程。安全生产是系统工程,实行全员、全过程安全管理是企业搞好安全生产的重要途径,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除了关注人的安全知识、技能、意识观念等内在素质外,更重视人的行为、安全装置、技术工艺、生产设施设备、工具材料、作业环境等外在因素和物态条件的安全化,要达到上述目的,不是靠少数人可以实现的,必须是企业所有职工的共同努力,才能杜绝“三违”,消灭隐患,控制事故。

      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应体现“预防为主”的方针。安全文化经历了由听天由命到亡羊补牢至科学规划预防管理的过程,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出现与应用,人们的安全认识进入了本质安全论阶段,这种高新技术领域的安全思想和方法论推进了传统产业和技术领域的安全手段和对策的进步,以本质安全化、超前预防型为主体特征的现代企业安全文化逐步形成。安全生产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这也是当前各企业安全管理期望达到的目标,预防型安全管理是现代科学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标志,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作为企业预防事故的一个重要基础工程,必将使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强化、完善,实现由粗放型管理到集约型管理的转化,变“事故处理、事后防范”为“本质安全、超前预防管理”态势,从安全思想到安全方法实现质的飞跃,真正走上“预防为主”的轨道。

      塑造企业安全文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能一蹴而就,要准备打持久战。要善于总结,不断地积累经验,经过长期的培育、反复的强化,以形成系统的、独具特色的安全文化氛围,以此形成巨大的感染力。因此,在塑造企业安全文化过程中,要把企业安全文化所确定的价值观全面地体现在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和员工行为之中,同时采取必要的手段,强化新的价值观念,使之在实践中得到员工的进一步认同,使新型企业安全文化逐步得到宣传推广。我认为具体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积极创造适应新的企业安全文化运行的管理制度和机制。企业安全文化假设重在实践,安全文化是需要设计和管理的,文化必须融入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并以一定的手段来引导。作为企业基因的安全文化,要与经营管理结合在一起,要与提升业绩,提高绩效结合,不可孤立地做文化。所以,安全文化建设需要企业不断深化改革,完善经营机制,推行科学管理;加强员工的安全文化和业务技能培训,不断造就训练有素的员工队伍;积极开展民主管理活动,创造一个民主、和谐、安全的“家庭环境”;强化安全管理机制,实现监督与考核,建设一个企业与员工的利益共同体。
      加强各类宣传、教育、培训工作,提高职工综合知识与技能。施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土壤是职工,职工受教育的程度、知识水平的高低、业务能力的强弱等基础文化素养,与安全文化工作的实施密切相关。因此,进行施工企业安全文化的宣传教育,要结合职工基础教育和其他教育,做到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活动经常。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宣传、倡导企业的安全文化,利用各种宣传渠道,如报刊、广播、宣传拦、会议等,树立先进典型,狠抓落后个案,弘扬正气,抨击歪风,摒弃一切品位低下的“文化”,净化施工场地环境,营造一种健康、活拨、高尚、进取的施工企业安全文化环境。

      企业领导以身作则、积极倡导。企业舞台上的领导者是一种特殊的组织角色,企业组织领导者的地位赋予他们领导企业文化建设的光荣使命。企业领导者是企业生产经营、制度建设的负责人,也是企业文化的倡导者和示范者,在塑造新型企业安全文化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安全文化定格后,企业领导者在工作实践中要积极宣传安全文化,身体力行,让员工看到企业提倡什么,反对什么,以及以什么样的准则和规范从事工作。如果相反,领导者不去倡导和身体力行,企业安全文化在员工中就不会得到强化,就难以变成全员共享的文化。久而久之,只能游离于安全文化价值观规范体系之外,陷入空谈,经过精心设计的积极的企业安全文化也会逐渐恢复到原有的状态中去。

      往往在安全事故酿成以后,在我们失去以后,才知道生命的可贵,才理解亲情的不忍离弃,安全已不单单是哪一个人的事情,我们要不安全工作深入生活,深入家庭,深入人心,用家庭的温暖来培养安全意识,用亲情的真挚来提升安全责任。加强各类宣传、教育、培训工作,提高职工综合知识与技能。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土壤是职工,职工受教育的程度、知识水平的高低、业务能力的强弱等基础文化素养,与安全文化工作的实施密切相关。因此,进行企业安全文化的宣传教育,要结合职工基础教育和其他教育,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培训和活动,大力倡导“有了安全,才有干部的政治生命、才有职工的家庭幸福、才有企业的经济效益、才有企业的持续发展”的安全管理新理念和珍爱生命的观念,使广大干部职工明确安全生产方针、安全法纪和企业的安全生产目标,树立安全思想,确立“安全第一”的观念与行为规范。

      石以铼累,丈由寸续。再耀眼的辉煌都会过去,对于生命,再多的准备都不够;坚决落实“安全生产”,才能为企业文明与财富的丰厚提供强有力的后盾。每一天的“安全生产”,展现的不仅是企业精神,它还提升了企业的管理能力与执行力。让我们每个人都肩负起高度的责任,筑起安全的铜墙铁壁,为职工的安全幸福,为企业的兴旺发达做出应有的贡献。

    标签: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上一篇:浅议建筑施工安全文化建设 - 安全文化探讨

    下一篇:安全文化是企业共同的一种行为习惯 - 安全文化探讨

    分享到: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发表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