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加群交流 | 业务热线:023-63555815 | 手机浏览“手机浏览网站”
中元天

文章详情

突出安全文化建设 - 安全文化探讨

来源:转载2023/2/8 17:34:18

浏览:(92)  评论:(0

  • 摘要
  • 职业病网介绍-突出安全文化建设 - 安全文化探讨 ,来自安全文化。

      在企业文化建设全面启动的新形势下,突出安全文化建设势在必行,也是由煤矿企业的性质、特点所决定,只有突出安全文化建设,才能保证企业健康发展。

      一、安全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作为煤矿企业,把安全文化建设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切人点,把安全文化建设和社会稳定、家庭幸福、企业发展紧密结合,顺应了千百万职工家庭的心愿,充分反映了时代进步潮流趋势的指向,为此,作为特殊行业的煤矿安全文化建设,就更具有它的特殊意义和必要性。

      二、安全文化建设的个性特征 煤矿企业具有苦、脏、累、险、作业环境差、事故多发的个性特征,水、火、瓦斯、煤尘、顶板、运输等灾害事故每时每刻都可能发生。多年采血的教训,使煤矿安全管理制度、法规得到了不断完善和规范。但是在利益的驱动下,少数领导干部和部分职工的安全思想意识淡薄、疏于管理,安全投人少,强行开采,盲目追求利益,违章作业,致使零星事故不断,重大恶性事故时有发生。解决这些问题依靠制度、法规行政命令等强制手段是必要的,但根本的核心问题是做好人的工作。安全文化建设的实质内涵就是以人为本,以文化影响思想,思想决定意识,意识指导行动。煤矿生产是一个多系统、多岗位、大兵团、条件多变的复杂工程,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有机结合。在生产组织的过程中,任何一个系统和一个岗位上的疏忽、麻痹、侥幸、违规操作,瞬间都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因此,把握煤矿安全工作的个性特征,掌握人与自然搏击方式与方法,以最小的投入代价,换取最大的收益效应,是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础依据。

      三、安全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 安全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包括安全管理、安全体制、安全管理制度、员工技术业务素质、领导者的安全价值观和全新安全管理理念。它反映了企业员工关爱生命、关注安全、预防事故、抵御灾害、创造安全作业环境的能力,反映了一个企业文明程度和综合管理水平,体现了企业员工的安全信念、价值取向、行为准则,代表着企业形象和社会形象。安全文化的具体内容按体制划分,就包括:班组文化、区队文化、矿安全管理文化,上、中、下三级管理,各负其责。其重点在区队,关键是班组。按层次划分,应包括表层文化、中层文化和深层文化三部分。把安全文化建设所涉及包涵的自然环境、物质装备飞组织管理、精神意识、人文能动,全方位、全过程、多环节汇集整合,从而明确重点,抓住关键,掌握规律,分析可变因素,实施超前防范,这是安全文化建设的初衷和目标。

      四、安全文化建设应把握的几个问题 首先应将安全文化建设定位于是一种精神、一种价值取向,一种思维方式,是一种体现企业管理和企业行为中潜移默化的东西。第二,安全文化建设要充分体现其煤矿企业的个性特征,要贴近实际,强化区队、班组文化建设,使广大员工接受认可并自觉参与,才能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和感召力。第三,企业内部每位员工都是安全文化建设的载体,而每个人的个性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就需要我们深入调查研究,观察和塑造企业中的决策层、管理层和操作层不同的文化圈层,充分发挥安全文化的渗透作用、教化作用和动员作用。第四,要充分认识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深刻内涵,它是煤矿企业管理、发展、生存中的永恒的主题,展示着员工素质、企业形象和企业的综合能力,把优秀的、先进的安全管理的新思维、新理念融入到切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的安全文化建设中,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五、安全文化建设应坚持的几项原则 一是“安全第一”的原则。安全生产是党和国家的一项基本方针。煤矿工作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煤矿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严方针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安全问题解决得好,队伍才能稳定,生产才能保证,企业才能发展;二是以人为本的原则。实践证明实现煤矿安全生产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是:全员安全生产素质;科学的管理方法,先进的安全技术装备,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企业的发展在于科技,科技的应用在于员工的素质提高,三是依法治企原则。安全文化建设必须突出“依法治矿”的原则,营造人人学法、懂法、守法、遵法的良好局面,四是形式多样的原则。安全文化建设必须从企业实际出发,以活动为载体,大力营造安全生产氛围;五是促进发展的原则。企业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实现效益最大化是其根本目的。为此,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必须围绕企业经济建设、促进企业发展采进行,只有这样,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才能健康发展。

    标签: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上一篇:把握层次性,为高速公路安全文化建设“输血” - 安全文化探讨

    下一篇:党群部门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 安全文化探讨

    分享到: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发表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