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加群交流 | 业务热线:023-63555815 | 手机浏览“手机浏览网站”
中元天

文章详情

让企业安全文化成为职工保护神 - 安全文化探讨

来源:转载2023/2/8 17:34:12

浏览:(101)  评论:(0

  • 摘要
  • 职业病网介绍-让企业安全文化成为职工保护神 - 安全文化探讨 ,来自安全文化。

      众所周知,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涵盖的安全理念、安全意识、安全态度等将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产生重要作用。安全管理水平的高低,已逐渐成为衡量企业整体素质的重要标志。

      安全工作不同于其他工作,它涉及工作现场的方方面面、各个角落,要求有一万分的保险,而不能有万分之一的“盲区”、“死角”、“漏洞”。做好安全工作,仅仅依靠某个领导或某个职工是无法实现的,它需要党政工团齐抓共管,需要企业广大职工群策群力,共同努力。要通过安全培训、舆论引导把先进的安全管理理念贯穿到具体的工作当中,把安全意识渗透到每一名职工的心中,将安全意识和安全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真正让安全入脑入心,努力在企业内部营造一种人人重视安全、人人保证安全的良好氛围。

      抓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做好人的工作。分析近几年发生的事故,事故的发生不是人的安全技术素质不高,也不是企业的安全投入不够,而是人的思想在作怪,传统的观念制约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艺高人胆大”、“图省事、怕麻烦”、简化工作程序、违规操作的侥幸心理在作怪。人们犯的错误多数为低级错误。这说明人的安全意识还很薄弱。人的安全意识还有待加强,要想让人们做每一项工作,时刻把安全工作放在工作之前,同时始终把安全工作贯穿于整个工作过程中,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抓人的安全意识这是一个长期的工作,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这是一个理念的问题,是改变人们思维方式上的问题。要想把安全基础抓牢,须把安全根治于心,融人于血,应从最基础的环节抓起,从转变人的观念抓起。转变人的观念首先从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抓起,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我们必须考虑两个层面的人群,即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两者缺一不可。培训管理人员,目的使其获得一个科学的、稳定的、具有超前性、有利于安全生产的安全意识和决策能力,并使管理人员能自学遵守规章制度,提高临机处事能力,掌握安全生产规律,提高科学的预见能力;教育工作人员,目的是提高安全意识、安全技术和安全技能,遵守好各种规章制度和相关规程,确保一个长期稳定的安全操作行为。

      要充分利用电视、报纸、板报等阵地宣传企业安全文化。宣传教育阵地是企业安全文化活动的舞台。国家有关安全的法律、法规的学习、贯彻要依靠这个舞台,向职工传达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要依靠这个舞台,职工学习安全操作规程要依靠这个舞台,企业向广大职工灌输企业安全文化理念也要依靠这个舞台。所以,这个舞台作用发挥得是否到位,是否淋漓尽致,将决定企业安全文化工作的成败。要想使这个舞台上演出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安全文化剧,就要因地制宜地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和宣传手段。安全文化宣传是一项长期的、持之以恒的宏大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会一成不变。它需要根据环境的变化、形势的变化,常抓常新、不断深化、不断创新。只有这样,才会发挥作用,产生无穷的魅力。

      培训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通过培训,可以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提高员工的安全技能。培训工作要形式多样,经常进行。专家授课、岗前培训、岗位练兵、案例教育、观摩学习、分析讨论、预案演练等,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培训工作要改变以前安全管理工作“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痼疾,要改变不出事故不培训,出了事故才培训,哪方面有问题培训哪方面内容的做法,变事后补救为事前预防。培训中应进一步激发员工兴趣,讲求培训效果。

      搞好安全生产工作,还应注重团队精神的培训。强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同时,我们必须看到“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一客观存在的事实,两者是辩证的统一体。“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我们应该看到人和人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人的行为受人体生物节律因素的影响很大,提倡团队精神的培训,建立团结协作,互相补台的团队精神,可以最大限度的弥补人与人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从而获得最大的安全效益。但是,还应该清醒的看到,在当今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人的心理失衡引起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团队心理失衡倾向,这是最可怕的。必须善于抓主要矛盾,抓龙头带队伍,建成一个积极向上,团结协作的团队,最大限度的避免不安全事故的发生,是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需要。

      完善的企业安全文化可以使职工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得到警示。在办公区域、工作场所和职工活动比较集中的宿舍、食堂悬挂安全警示牌和安全标语,或根据各企业岗位工艺特点,提炼安全警句,建设安全文化长廊,或设立安全色彩标识,在所有的工作场所、作业场地,用色彩标识警示作业人员,都可以达到用视觉效果警示职工,使职工牢记在心的目的。开展亲情嘱咐活动也是安全文化活动的一种重要方式。同时,要经常开展各种安全活动,如安全演讲、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文艺演出、安全漫画展、安全征文活动等等,使职工在娱乐活动中受到教育,得到启迪。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当中,要及时了解职工的家庭情况、生活情况、身体状况,通过谈心、走访等形式,努力解决职工家庭、生活、身体等方面的问题,使职工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全身心地投入到安全生产当中。

      安全文化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习惯行为,更是一种责任。如果我们在工作中对待安全工作,能够形成一种讲到工作就会想到工作中的安全问题,并对工作中的安全措施逐一落实,那么工作中的安全系数就会有较大的提升。反之,安全理念没有形成,对待安全总是形成了马虎、满不在乎的思想,再改起来就很困难,这就是“惰性和习惯”在作怪。可见对待安全工作,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工作中某一环节一旦疏忽,发生事故也就见怪不怪了。

      当然,安全文化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坚持。安全意识的确立、安全观念的形成、安全习惯的养成、安全技能的掌握,都非一日之功,需要通过多种多样的途径不断强化。这既要靠个人的点滴养成、持之以恒,也要靠单位的长抓不懈。每个领导员工都有责任和义务把安全变成内在于心的文化。企业各级领导应注重把抓安全与教育、生产和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做到抓教育时不忘安全知识的普及,抓生产时不忘安全技能的培养,抓管理时不忘安全作风的养成。

    标签: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上一篇: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 安全文化探讨

    下一篇:浅谈关于煤矿本质安全文化建设及其评价研究 - 安全文化探讨

    分享到: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发表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