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加群交流 | 业务热线:023-63555815 | 手机浏览“手机浏览网站”
中元天

文章详情

企业安全文化初探 - 安全文化探讨

来源:转载2023/2/8 17:34:12

浏览:(102)  评论:(0

  • 摘要
  • 职业病网介绍-企业安全文化初探 - 安全文化探讨 ,来自安全文化。

      企业安全文化是一种价值观。作为“以人为本”的全新理念,它在企业的正常运行及职工的工作和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明显的作用。

      一、企业安全文化的概念与本质

      企业安全文化是一种新概念,但它的存在自有企业以来从没有间断。人们为了更好地活着,就要劳动、工作,就要与非人类的一切物质以及他人进行接触、融合,这就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个生命安全问题。工作、劳动效率提高越快,安全保障系数就越低。如何找准安全与效率的最佳结合点,在保证安全的状态下不断提高劳动效率,并形成既约定俗成,又不断创新完善的价值观和方法论,就是安全文化所要解决的问题,这也是安全文化的本质所在。概而言之,安全文化是人类在现实工作生活中对自身或他身安全由感性向理性认识、把握和实践过程中,追求最佳安全状态的要求、意愿和氛围。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坚持以人为本、从维护人的生命健康角度、突出通过人的素质提高和人的主观能动性来保证安全的安全文化观,是所有企业直至全社会共同努力追求的方向。

      二、企业安全文化在生产中的作用

      对于一个企业,任何避免人身和非人身事故的政策、制度、机制、措施,得到全体员工的认同,就是企业安全文化的目的和作用发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基于此种认识,要发挥好安全文化的作用,就要首先了解事故发生的根源。一般而言,事故的发生主要有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两种原因,而前者又是主导原因。因此,在企业生产过程中,抓住了人的问题,安全工作也就迎刃而解,而安全文化正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保证。明确了事故根源和解决这个根源的途径,也就明确了安全文化在企业生产中的作用。

      三、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要充分发挥人在企业安全生产中的主导地位和能动性,确保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并自觉遵守执行,就必须建设好、使用好安全文化。笔者认为,要重点健全以下几个机制:

      1、健全安全战略指导机制,确保安全文化的方向性。对于所有行业、企业,安全的本质、目的都是不变的,但具体到一个行业、一个企业,由于产业不同,员工所从事的岗位不同,在大的安全战略指导方针不变的前提下,必须要有符合本行业或本企业的安全生产方针,同时不同时期有相应安全的指导机制,从而明确安全工作的主攻方向和战略方针,做到有的放矢,为最大限度发挥人在安全工作中的能动性奠定基础。

      2、健全安全目标考核机制,确保安全文化的持久性。安全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工作,必须持之以恒、常抓不懈。要建立可行的目标考核机制,让员工始终保持丝毫不放松、不麻痹的思想状态。目标及考核措施确立得科学合理与否,对于企业员工尤其是领导干部安全生产意识的影响是比较明显的,这也是左右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能否持久的重要原因。

      3、健全安全理念渗透机制,确保提高安全文化层次。企业安全文化能否最大限度得到员工认同,很大程度上是各种安全理念渗透的结果。各种符合企业安全生产特点的安全理念在挖掘提炼推广渗透之前,只是被少数人全面掌握,要变成全体员工的共识,必须健全理念渗透机制和措施。同时强化监督检查和考核兑现,通过制度约束和柔性引导,使员工对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有新飞跃,企业安全文化层次得到提高。

      4、健全安全制度落实机制,确保增强安全文化的执行力。安全文化建设其实就是对各种安全制度措施落实能力的建设。严格讲,员工的行为是靠制度约束的,再好的安全制度,员工不执行,干部不监督、不落实,就体现不出严肃性。长此以往,员工的不规范行为将养成习惯,造成事故发生的可能。因此在完善安全制度的基础上,强化落实机制建设是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健全并严格执行系统的目标责任、监督考核和落实兑现保障体系,不断强化干部的走动式管理。充分发挥精细化管理的作用,促进员工在遵守各种安全制度措施和岗位标准上达到行为自觉养成,达到出手就干标准活,从而不断提高安全文化执行力。

      5、健全安全教育培训机制,营造浓郁安全文化氛围。员工安全意识、安全素质和安全技能的提高光靠制度管理和约束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健全完善的教育培训机制,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开展多种多样的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员工队伍的整体业务素质,营造浓郁的安全氛围,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使“我要安全”变成员工的共识和自觉行为,有效提升企业整体安全文化水平。

    标签: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上一篇:通过科学加强班组安全管理 完善项目安全生产文化体系 - 安全文化探讨

    下一篇:浅谈煤炭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 安全文化探讨

    分享到: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发表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