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加群交流 | 业务热线:023-63555815 | 手机浏览“手机浏览网站”
中元天

文章详情

论测录井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 - 安全文化探讨

来源:转载2023/2/8 17:34:12

浏览:(113)  评论:(0

  • 摘要
  • 职业病网介绍-论测录井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 - 安全文化探讨 ,来自安全文化。

      摘 要:本文首先就当前油田测录井企业安全生产特点进行了说明,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测录井行业在安全生产和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测录井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措施。

      关键词:测录井 安全文化 以人为本 建设

      引 言:测录井施工是石油勘探开发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更被地质家誉为油气发现的眼睛。作为石油企业安全生产的高危行业,测录井企业安全文化关乎人的生命、关乎环境的保护,可以让我们认识到自己在安全生产上应该承担的责任,进而明确自己的行为规范,从而形成 “以人为本”的良好安全文化氛围。

      一、安全生产现状与特点

      1.测录井市场高度分散、点多线长。当前,我国的测录井行业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为满足自身不断发展需要,各测录井公司除了不断巩固本油田测录井市场份额外,必须不断拓展域外、海外施工市场。江苏、大庆、胜利等测录井公司基本上都有队伍常年在域外执行施工任务,这些外闯市场队伍与单位驻地距离遥远,流动性强,一些区域施工环境恶劣。

      2、测录井行业安全工作涵盖面很广。既有生产安全,又有交通安全、设备仪器安全,更有放射性源和火工品器材等危险化学物品的运输、储存和使用,如果职工缺乏强烈的安全意识,稍有闪失就会酿成大祸,造成严重的损失和影响。

      3、测录井施工井下情况复杂,生产的连续性要求高。石油石化上游的油气勘探开发面对特殊地表和地质条件、深井超深井、高温高压高含硫井等一系列问题,一旦发生仪器落井或仪器与卡现象,轻则给地层造成污染,影响油气产能,重则造成油气井报废,损失上千万。且测录井施工的工序复杂,时效性要求高,施工具有高度的连续性,不分昼夜和节假日进行野外施工作业,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4、测录井施工地区工农关系复杂。在江苏、胜利等油田,施工地区基本上都处于人口稠密的地方,工农关系复杂,老乡设卡收费、阻扰施工和打骂施工人员的现场时有发生。在江苏油田测录井市场,工区范围内近一半以上为湖区、水网地区或水陆过渡带,安全生产十分严峻。

       二、企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是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有待加强。主要表现在安全环保管理主体责任还没有完全落实到位,安全管理严格不起来、落实不下去、有章不循的状况在一些企业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还有部分职工存在思想麻痹,心存侥幸。

      二是基层基础工作薄弱,“三违”现象屡禁不止。一些测录井企业还存在规章制度不健全,岗位操作规程不完善、操作性较差的现象;一些基层一线关键岗位人员缺乏,特别是班组长、专兼职安全监督员得不到及时有效培训,技能差、责任意识不强等表现突出;现场施工职工风险意识不强,图省事、走捷径等冒险蛮干的违章行为依然不同程度的存在。

      三是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亟待加强。与国家要求和集团公司实际需要相比较,企业的应急工作基础还比较薄弱,风险防范意识不强,应急预案缺乏实战演练检验,片面追求演练形式、注重场面效果的现象还比较普遍。

      三、建设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1、建设企业安全文化是测录井自身安全管理的需要。测录井施工是石油勘探过程中的高危行业,构建安全文化,能够增强管理上的道德含量和安全意识,符合员工管理的客观实际及生产场地的特征,是解决员工在安全生产认识上的不足、形成正确的安全意识的有效形式。

      2、建设企业安全文化是测录井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测录井作为油田工程服务板块之一,市场开放化程度高,竞争激烈。安全生产与企业发展息息相关,只有确保安全生产,优质高效完成施工任务,才能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

      3、建设企业安全文化是弥补测录井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缺陷的需要。随着石油科技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都得到长足进步,但随着新问题新困难的不断出现,对于搞好安全生产来说仍然不够。科技和管理手段达不到生产的本质安全,只有人人参与安全,形成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才能弥补安全管理手段的不足。

      四、建设企业安全文化的措施

      一是要加强科学管理,构建安全文化制度体系。制度是安全文化建设的保证,虽然每个测录井公司都建立了HSE等管理制度,单是在制度不断建设和完善上仍然存在很多不足。狠抓制度文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在安全文化建设中,首先要仔细梳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奖惩分明,严格考核,保证规章制度执行到位。其次要大力提高员工的法制观念和遵章守纪的自觉性,坚决杜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坚决杜绝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再次要加强对工作现场的安全监督,对违章行为,必须认真纠正,严肃处理,做到违章必究。

      二是要完善设备管理,构建安全文化的物质基础。目前测录井公司设备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设备老化严重,装备更新资金投入不足、更新缓慢。如何确保这些老旧设备在满足日常施工任务的同时,实现安全生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挑战。要应进一步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形成设备安全保养文化。及时细致的维修保养、正确规范的操作运用才能保证安全运行的要求。要完善设备管理,严格执行设备技术标准、运行规范、检修规范、监督检查规定、反事故措施等,从选型、采购、安装、调试、运行、技术监督和检修维护的全过程。

      三是要强化宣传教育,提升安全文化意识。人的素质是实现安全生产最关键的因素。狠抓行为文化建设,提高员工素质,是安全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研究表明,90%以上的事故源于人的不安全行为,故而,要利用一切宣传和教育形式传播安全文化,充分发挥安全文化建设的渗透力和影响力,达到启发人、教育人、约束人、端正全员安全行为的目的。通过创造安全文化氛围,转变每一位员工的安全观念,促进员工素质的提高,从根本上为安全生产提供保证。

      五、建设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一是全员参与。在企业中,每个工作岗位上的员工,对安全生产都负有一定责任,整个企业就像一台机器,员工就好比机器上的一个个零件,哪一个零件出了故障,都有可能使机器停运。回顾以往发生过的安全事故,我们可以看到,大部分事故都是少数安全素质不强的员工酿成的,往往是这些少数人,成为可能产生事故的不安全因素,成为事故的隐患。因此安全文化建设应强调全员参与,职责明确,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全面提高企业员工队伍的安全素质。

      二是齐抓共管。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融合现代企业经营理念、管理方式、价值观念、群体意识、道德规范等多方面内容,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参与和通力配合。要充分发挥各部门的优势,通力合作,齐抓共管,开展各种员工喜闻乐见的安全文化活动,时刻把握安全的主题,充分发挥舆论的导向作用,及时报道安全生产的典型经验,曝光习惯性违章违规操作等不安全现象,宣传安全知识,传播安全文化理念,营造安全文化氛围。

      三是重在执行。规章制度再完善、装备设施再先进、防范措施再严密,最终都要靠干部职工来执行和落实。分析以往发生的事故,有章不循、有规不依或者制度执行不到位是一个突出的问题。所以,在不断完善制度的同时,更要在强化制度执行上下功夫,真正把各项规章制度执行到位、落实到位。

      四是常抓不懈。安全文化是从更深的层次影响员工的观念、道德、态度、情感、品行,安全文化素质的养成要靠不断的熏陶、影响、渗透,安全行为的规范也绝非一日之功,安全文化建设不可能像实施一项安全措施、安全管理方案或者一项具体计划那样立竿见影,而是需要持续不断,循序渐进,日积月累,常抓不懈,不断创建丰富的安全文化,方能营造企业良好的安全环境氛围。

    标签: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上一篇:企业安全文化与职工安全行为解析 - 安全文化探讨

    下一篇:现代企业应大力推行安全文化建设 - 安全文化探讨

    分享到: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发表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