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加群交流 | 业务热线:023-63555815 | 手机浏览“手机浏览网站”
中元天

文章详情

把安全当“文化”来抓 - 安全文化探讨

来源:转载2023/2/8 17:34:12

浏览:(84)  评论:(0

  • 摘要
  • 职业病网介绍-把安全当“文化”来抓 - 安全文化探讨 ,来自安全文化。

      “知痛而后勇,谋定而后动。”这是圣贤之道,但对于安全来说却是当务之急。一场场大火,一次次矿难,一次次地震,多少鲜活的生命随风而逝、早见夕别。有诸多感慨,引发多少反思。

      灾难是考验,生与死的考验,小我与大我的考验;灾难是责任,义不容辞的责任;灾难是教训,社会发展的另一种推动力。

      正如温家宝总理说:“一个民族在灾难中能够学到比平时多得多的东西,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形成的凝聚力,定能推动民族的团结和进步,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失去的,必将在民族的进步中获得补偿,关键是要善于总结经验和教训”。随着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真正步入了市场经济大潮。企业如何适应体制改革,在反思中最大限度发挥企业安全文化功能,优质、高效、安全地完成建设任务,把安全风险降到最小,构建企业安全文化新理念,发挥企业安全文化功能,是摆在企业面前的严峻课题。

      一、安全是企业生存发展的体温计

      全球一体化,知识经济的发展,对安全环境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尤其是对企业安全、环境管理的主动性、创造性、责任感的重视更是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这使得我们的安全、环境管理必须朝着全面性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在实践中反思安全环境管理的方向性,安全文化观念的正确性,安全环境管理模式的适宜性。

      任何一种理念,任何一种文化,只有为广大员工所认可,才能称之为企业理念和企业文化。何为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建设和发展中所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包括企业管理中的硬件和软件,外显文化与隐型文化两部分。而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文化的体温计。这只体温计不是用来测“非典的”,它伸向企业管理内部组织、伸向员工群体、伸向员工内心,要的是测出隐藏在企业安全管理的问题。感觉到了痛,而后振作,就从痛处下手,经过一次次阵痛,留下的,是一副健康体魄。安全管理,怕就怕麻木和不思进取。

      安全文化管理的目标是谋求企业健康、和谐、可持续的发展。因此,企业应在顺应时代发展中创造性地实现富有时代特色、符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的安全企业文化。

      二、以“文化”的名义抓安全

      营造良好的安全环境,是企业安全文化教育和持续发展的的基础。拥有一支稳定、合格的安全管理队伍,是企业安全文化教育和持续发展的关键。企业安全环境应努力创设一个民主的工作环境,为使“关注安全、关爱生命、尊重科学”的安全文化氛围,在企业的运行中去释放和获取。而安全管理队伍,应在已有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加入新的内容,提升管理水平。具体核心内容有各类岗位职责描述、安全适宜性行为规范、各类考核评价标准及实施细则等,突出发挥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企业安全文化应重视与家庭的结合,与亲人相互衔接,共同为安全文化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开展家庭安全教育和咨询,指导以及信息传递,开设安全文化网站,用网络这一纽带和信息化手段联接家庭,及时地将安全文化、安全知识和经验、安全危害等资讯在网络这一平台展现,增进家庭与员工的安全文化意识。

      三、发挥安全文化的激励、导向、凝聚和稳定功能

      企业提倡什么,崇尚什么,员工就追寻什么,一种强势安全文化可以长期引导员工们为实现企业目标而自觉地努力,企业安全文化要充分发挥导向功能。

      安全文化要发挥激励功能,不应像过去那样带着极强的急功近利性质,而是着眼于整体的文化建设和人的不断完善,提升到人创造文化、文化塑造人的伟大因果循环的高度来看待了,激励是一种艺术。

      安全文化要发挥凝聚功能,在特定的安全文化氛围下,员工们通过自己的切身感受,产生出对工作的自豪感和使命感,对本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对亲人的责任感和安全感,使员工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行为与整个企业联系起来。从而使企业产生一种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发挥出巨大的整体效应。

      安全文化要发挥稳定功能,企业安全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一经建立,则进入整个企业生活和员工的内心深处,连续而稳定前进,经久不衰。

      四、安全文化要在两个层次上下工夫

      一是抓好职工队伍的监督层和操作层。成立一把手为安全第一责任人的安全管理网络,设专职安全员和兼职安全员作为监督层,要求专职人员不断提高安全管理能力和业务水平,以身作则,把“触角”深入工程施工的每个点、线、面上。面对事故和违章第一时间内必须作出正确的处理意见和整改措施,一切管理服务于生产。操作层是具体实施、真正执行的一线工人,也是安全工作的直接受益者,必须把安全管理的观念和内容让他们了然于心,发动群众参与。

      二是抓好劳务队伍的管理层和技能层,安全工作也要讲求效益,提纲截领才能做到事半功倍。面对交叉作业,工种繁多,人员广、素质参差不齐,施工习惯各异,仅靠有限的专职安全员即使跑断腿也不能面面俱到的局面,必须加强劳务队伍的管理层和技能层的安全责任和安全意识,针对劳务队伍自身的个体之间的亲戚、朋友、血缘、监管等特殊关系,充分利用人性化管理,在施工中实施专业集中安全管理,让劳务队伍在安全上加大投入,提高认识,发挥“传、帮、带”的安全管理模式。并辅助以相对较高的弹性劳动报酬对他们的工作进行动态考评,从而使劳务工保持相对稳定,避免安全教育培训一批流失一批。

      企业的成长、发展和壮大,不仅要有好的机制,而且还要有好的企业形象,稳定的企业环境。树立安全文化意识,就要树立正确的企业经营理念,让每个职工都明白没有安全就没有企业,没有自我生存的空间。营造良好的安全环境,发挥安全文化的激励功能、导向功能、凝聚功能和稳定功能,重视全方位、全过程的安全文化塑造,体现企业的经营理念,将企业的安全形象和安全文化风貌传递给社会。

    标签: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上一篇:企业安全文化的基本特点 - 安全文化探讨

    下一篇:建筑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步骤及注意问题 - 安全文化探讨

    分享到: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发表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