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加群交流 | 业务热线:023-63555815 | 手机浏览“手机浏览网站”
中元天

文章详情

以安全文化引领矿区和谐发展 - 安全文化探讨

来源:转载2023/2/8 17:34:11

浏览:(76)  评论:(0

  • 摘要
  • 职业病网介绍-以安全文化引领矿区和谐发展 - 安全文化探讨 ,来自安全文化。

        全面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矿区,是广大干部职工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只有各个企业、各个地方的和谐发展,才能保证和实现社会主义的和谐发展。

        安全生产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国有煤矿,因其生产内容和方式的特殊性,决定了其管理方式的不同,在长期的生产建设中,形成了以安全、质量、成本为核心理念的文化模式,最突出的当数安全文化。比如“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财富可以创造,生命不能重来”、“安全重于泰山,质量重于生命”等安全理念就是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形成并指导实践的 。将安全管理提高到文化建设的高度来认识,这对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进程中的国有煤矿来说本身就是一种进步,是依法管理、理性管理、突出以人为本和倡导团队精神的最直接体现。毋用置疑,以安全为核心形成的安全文化,在煤矿企业文化建设中占居主导地位。安全文化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化的基础,它以珍视人的生命,保护人的健康为目的,最终实现人的价值的文化,它包含了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理念、安全活动、安全行为、安全环境等内容。面对安全生产的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就是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就是要用全新的方法理念,通过创新的管理制度、方法、理念和途径来解决安全生产的难题、牢牢把握安全生产的主动权,以实现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营造一个人人重视安全、人人做好安全,共同构建安全环境,全体干部职工共享安全成果的大安全格局,进而以安全文化引领矿区的和谐发展。

        加强安全文化建设,首先要加强制度建设,以制度建设来为搞好安全生产提供思想、政治、组织上的保障。年设计能力240万吨的贵州盘江集团火铺煤矿在不断总结完善的基础上,制定了一系列安全质量管理制度,尤其是2009年初以矿发文件下发实行的《火铺矿安全质量管理办法》,将安全质量的监督检查、现场验收,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改、责任追究,安全应急预案的处理,“三违”人员教育培训、处罚和罚款返还及工伤管理等制度汇聚一体,共50多项,800多条。紧紧围绕矿井的作业标准,将采掘开机运通的生产工艺、工序中的不可为和应该采取的措施,对“三违”人员的帮助教育和工伤职工利益的维护,都作了详尽的规定,进一步形成了火铺矿的安全工作管理体系,把安全管理理念的培育、安全行为的养成、安全形象的识别等安全文化实践活动与安全生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使安全文化建设融入到安全管理的全过程,提高了安全工作的执行力。当年一季度就成为多年来完成任务最好的一次,不仅实现了首季开门红,杜绝了重伤以上事故,轻伤同比下降50%,到年底一直保持50%优势。

        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其次是要以人为本,增强了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提高干部职工抗御安全风险的能力为己任,最终达到构建和谐矿区的目的。人是社会的主体,也是安全生产工作的主体,安全生产环境需要由全体干部职工来共同构建,安全文化建设的程度,与安全生产各项方针政策的顺利实施、构建和谐平安矿区的环境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为此,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提高职工安全文化素质作为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的着眼点和落脚点。2009年以来,火铺矿把提高职工综合素质,当作走科学发展道路、实现“安全、优质、高效” 矿井生产的重要途径和基础保证,多措并举全面开展职工教育培训工作。该矿针对占职工总数2/3生产单位从业人员大都是是农民轮换工,或从农民轮换工转为合同制的工人,文化水平普遍不高,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采掘机械化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安全第一、质量第二、产量第三”安全工作方针的执行,为此,火铺矿将提高职工综合素质,作为实现“科学发展上水平、职工群众得实惠”目标的基础保证,纳入全矿管理工作的重要议程,制定了职工教育培训考核办法、建立了相应的管理机构,进一步规范了职工教育培训管理工作,将培训工作从每季检查一次的思想政治工作分离出来,实行每月单独检查考核,把区队两级管理的工资与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挂钩。并从年初开始,在完成全年安全培训计划的同时,开设了由总工程师负责的每周一期的主体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培训班;由机电副矿长负责的每月一期井下电钳工实训班,以及由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负责的每月一期的“三违”人员和工伤职工思想转化教育培训班以及职工文化补习班。还组织“三违”人员井口作安全宣讲、到医院陪护工伤接受安全警示振动教育。同时规定区科各单位,在搞好职工班前安全教育的情况下,每月开展3天以上包括文化补习在内提高职工素质脱产教育培训班。并将手指口述安全管理法手册发到在岗职工、“三违”和工伤人员及班队长以上管理人员自学,营造了班班有学习、天天有培训、月月有考试,职工广泛参与的浓厚学习氛围。提高了干部职工对各种安全理念的认识程度,使之牢固树立“关注安全、关爱生命”思想观念,为安全生产工作构建良好的群众基础。

        加强安全文化建设,还需要广大职工家属的共同参与,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它涉及到安全宣传、教育、管理、法制、经济等方面,涉及各级各部门,涉及到千家万户和每一个盘江成员,需要全公司和盘县地区共同参与。火铺矿成立有以矿长书记为组长相关领导参加的顶板管理领导小组、“一通三防”领导小组、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建立了安全质量管理监督检查和急救机制,加强了现场的监督管理和瓦斯的检测监控以及抽排放工作,加大了治水、顶板管理和机电运输管理工作,实行一区一面,提高机械化采掘水平,减少用工,提高效率。在一二水平架设了四条架近4000米空人车,减轻了职工的劳动强度。区队班认真执行“手指口述”安全管理法,不断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提高安全认知度及执行力。在采掘班队实行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度,全年2000余名一线职工,除部分工伤和“三违”职工外,95%的每月都获得了2~2.5倍的安全奖,成为安全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安全文化在安全生产中整体效应得到发挥,为构建和谐社会、和谐矿区提供坚强的安全文化保证。

        加强安全文化建设中,有形的安全文化载体也重要,火铺矿自编20万字的《火铺矿安全文化手册》是火铺矿干部职工学习安全知识,规范行为的工具书,尤其书中由职工自己提出的安全警句,潜移墨化地影响着职工的行为。“安全连着你我他,安全幸福千万家;违章作业就是自杀,违章指挥就是杀人;不顾安全只图快,人身设备遭危害”等几百条安全理念、警句格言和亲情寄语从地面延伸到井下。每月的安全通报、安全宣讲、安全宣传专栏等安全文化载体,时时影响和提醒职工安全,成为安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塑造安全文化氛围的目的在于调动每一名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处处洋溢着的浓厚安全质量文化氛围,将企业的安全理念和管理内容溶入到职工的潜意识里,将被动的安全工作转化为主动的安全作为。该矿还利用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三违”人员现身说法、事故案例宣讲、安全文艺演出等活动,大张旗鼓宣传党的安全生产法规,使干部职工树立起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的思想认识,推动安全文化建设的不断进步,从而进一步发挥起安全文化在安全生产和构建和谐矿区中的重要作用,全年“三违”人员同比下降50%多。

        总之,无论是制度、理念、载体都透露着安全文化的气息,用文化引导、影响职工安全行为的养成,不能只挂在嘴边,而且必须落实到具体的实践中,努力做到“以人为本、关注安全、关爱生命”。

    标签: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上一篇:集团型企业安全文化理念体系的搭建 - 安全文化探讨

    下一篇: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一点思考 - 安全文化探讨

    分享到: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发表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