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加群交流 | 业务热线:023-63555815 | 手机浏览“手机浏览网站”
中元天

文章详情

论安全意识的培养 - 安全文化探讨

来源:转载2023/2/8 17:34:11

浏览:(94)  评论:(0

  • 摘要
  • 职业病网介绍-论安全意识的培养 - 安全文化探讨 ,来自安全文化。

      对于职工的安全意识培养,我作为一名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认为应包括四个方面的素质:心理素质、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对管理者还要有安全管理素质。

      一、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是职工对安全生产的一种心理状态。在接受一项工作后,心理素质高的人,一般会自己先思考一番,如怎么能高效地去完成,达到怎样的效果,工作的安全性是否有保证。经过较全面的考虑之后,就会产生出一套完整的工作思路,然后付诸实施。这样,在工作过程中就能够做到组织周密、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工作的质量、工作中的安全就有保证。其结果自然是既保证了安全,又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任务。而心理素质较低的人,往往表现出工作考虑不全面,不是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如何安全的完成工作任务,而是在消极地等待命令,你安排了什么我就去干什么,你让我怎么做我就怎么做。这种心理状态的人,工作必然是被动的,工作准备不充分,甚至工作过程中会存在这样那样的漏洞。最终的结果是工作质量没有保证、工作标准低、工作组织混乱、工作安全性差,工作完毕之后还可能会留有这样那样的尾巴,给安全生产留下隐患。

      二、思想素质

      思想素质是职工责任心的集中体现,反映出职工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在安全生产的全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在,大多数职工对安全生产有足够的重视,对不安全的危害有充分的认识,从事每一项工作,都能够时刻把安全生产牢记在心,能够自觉地遵守规章制度,自觉落实完善安全措施。但也有部分职工,工作存在侥幸心理,往往认为工作中做这样那样的措施太麻烦,特别是有的工作,处理问题的时间不如布置安全措施的时间长,从而不履行必要的安全程序。有的职工“看惯了,干惯了,习惯了”,对违章的危害虽有所认识,但总认为干过多次都没出现过问题,何必再去找那个麻烦,从思想上就放松了警惕,工作中就出现违章。

      三、业务素质

      职工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能否全面正确地掌握其安全要求、技术要求,能否胜任自己的工作,所反映出的就是职工自身的业务素质。职工的业务素质,决定了工作过程中的安全性。业务素质不高,就很可能出现各种违反规程的偶然性违章及工作标准不高的问题,而且一旦发生了,危害就很大,人身安全会受到威胁,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就得不到保障。因此,业务素质不高、知识掌握不全面,就很难保证不发生问题,人身设备的安全自然就会受到威胁。那如何提高职工的业务素质呢,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抓培训。目前我公司围绕安全标准化开展形式多样的业务知识、安全知识培训,如新工人培训、班前班后会、技术比武竞赛、现场培训。

      四、安全管理素质

      作为企业生产的管理内容,安全管理是一个全过程的管理,如果没有严格的管理,就不可能使生产过程中的每项工作、每个环节都按照规定做得细、做得实、做得有成效,就会导致职工违章作业,就不能有效控制设备的高质量高标准检修。管理上不严格,职工的思想就会松懈,职工的安全意识就不高,要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只能是一句空话。作为安全生产的管理者和监督者,首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技术素质和安全管理素质,只有自身的素质提高了,才有资格、有能力去管理、监督广大职工,从而不断提高安全管理的水平。

      以上几点也是我对安全培训工作的认识也是我们以后加强培训工作的重点,但是有了这些还不够,还必须要牢固树立一种观念,那就是落实观。为确保安全生产,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制订了大量的方针、政策,集团公司以及总公司也制订了很多规定,办法和措施,可安全问题还为什么层出不穷,这里面就有了执行、落实的问题。制定了政策、制度,不去执行、遵守,那这些政策、制度就等于是废纸一张。要解决安全生产中存在的“落实不下去,严格不起来”的问题,必须在严格管理、狠抓落实方面下功夫。对安全工作要思想上落实、领导上落实、工作中落实,特别是安全隐患的整改要抓实、安全基础工作要夯实,力戒形式主义。切切实实实现员工“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我能安全”的转变。

    标签: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上一篇:如何推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和努力实现企业本质安全生产的思考 - 安全文化探讨

    下一篇:安全生产应树立二十种安全观 - 安全文化探讨

    分享到: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发表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