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加群交流 | 业务热线:023-63555815 | 手机浏览“手机浏览网站”
中元天

文章详情

搞好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 安全文化经验交流

来源:转载2023/2/8 17:34:10

浏览:(120)  评论:(0

  • 摘要
  • 职业病网介绍-搞好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 安全文化经验交流 ,来自安全文化。

        近年来,某农场、分公司把安全文化建设作为安全生产的重要课题,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以“治理隐患、防范事故”为主线,运用安全宣传教育、规范安全制度、强化安全治理、加大安全投入等综合手段,增强了企业安全文化的软实力,提高了广大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安全警觉性和责任心,基本形成了以安全理念文化、安全行为文化、安全制度文化和安全物质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企业安全文化格局,安全文化已成为保障职工安全健康,使其舒适高效地从事生产经营活动,预防、避免、控制各类事故的安全物质财富和安全精神财富,促进了农场、分公司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多次被总局、分局评为“安全生产先进单位”。截止200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6亿元,比2007年增长了71%;人均纯收入11176元,比2007年增长了35.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5480元,比2007年增长了46.9%。

        一、深化“文化”内涵,打造安全理念文化

        农场、分公司安全文化是在本企业多年培育、反映本企业特色、为本企业职工共同认可并不断创新的安全理念和资源配置。把安全文化作为群众文化,让群众自己教育自己,自己解放自己,力求通过安全文化建设助推企业提升安全管理层次和水平。农场九十年代的安全文化核心理念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杜绝伤亡事故”。近几年,随着企业管理的加强,安全装备设施的大量投入,上级频繁的安全标准化检查,经农场、分公司上下反复多次讨论研究,将安全文化核心理念提升为“安全--健康--文明”,其意义和作用是:安全生产不仅要满足职工对安全健康的基本要求,而且要文明生产,为职工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职工个人不仅要遵章守纪、自主保安,还要争做文明人、主动关爱他人,实现自保;不仅要提高行业标准化,而且还要实现安全管理规范化,创建文明单位,创造有利于职工安全意识、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的安全氛围,达到熏陶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端正职工的安全生产观念、培养职工遵章守纪的劳动态度、提高职工的安全文化素质的目的。并将经过实践总结和探索出来的安全理念、安全准则、安全守则、安全箴言、安全故事、安全规章制度编印成《安全文化手册》,下发到每个干部职工手中,把安全文化建设延伸到八小时之外,延伸到每个岗位和家庭,使其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二、坚持以人为本,规范安全行为文化

        安全行为文化是农场、分公司在生产过程中的职工安全行为准则、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的转化、提高和规范的过程。多年来,农场、分公司坚持以人为本,着重从四个环节上狠下功夫,规范职工的安全行为文化,从而实现了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我会安全”的转变,提升企业整体安全水平。一是抓培训,提升职工安全技能。针对农场、分公司各行业特点,完善了企业内部培训管理模式,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应急演练、以会代训等多种形式,使培训工作逐步走上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道路。三年来,累计培训各类人员达8000多人次,实现了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达100%,各级领导安全培训率达100%,企业法人安全培训率达100%,安全管理人员培训率达100%。二是抓教育,统一职工思想和工作行为。农场、分公司把安全教育贯穿各行业生产环节的始终,时刻绷紧安全教育这根线,形成了逢会必讲安全的惯例,使干部职工明确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就是通过这样长期的行为规范教育,引导干部职工规范作业行为,履行岗位责任,杜绝违章行为,减少安全隐患,避免或将事故及时消除在萌芽状态。三是抓宣传,提高安全意识和责任。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站等宣传阵地,加大安全生产内外宣传力度,三年累计播放安全生产方面的电视新闻和新闻稿件132篇;出安全生产月板报480期;表彰奖励安全生产先进单位45个。四是抓载体,丰富安全生产形式和内容。通过每年开展的“安全生产月”、“安康杯”趣味运动会、“安全五个一”、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演讲比赛、“平安进校园”、“消防进学校”等活动,采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组织搭台,职工唱戏,寓教于乐等手段,在农场、分公司范围内形成了全员关注安全、倡导安全、用实际行动营造“人人懂安全,事事讲安全,处处保安全”的浓厚氛围。三年累计悬挂“安全发展、预防为主”、“关爱生命、安全发展”、“安全发展、国泰民安”等横幅和挂图120幅;制作安全图版150块;参加活动职工达3600人次,发放各种安全知识传单8000余份。

        三、落实法律法规,建设安全制度文化

        农场、分公司把建设安全制度文化当作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需要,注重从以下四个方面抓好落实。一是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了安全生产防护体系,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形成了主管领导全面抓、部门领导重点抓、基层单位领导一线抓、安全员具体抓的联动机制,配齐配强了安全员 53人、保安员43人、护林防火员53人,确保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无死角死面和空白点。二是建立“四支队伍”。即安全生产行政执法队伍、安全监管队伍、应急救援队伍、安全巡视队伍,这“四支队伍”合计250人长年工作在各单位的安全生产一线,负责本单位各生产环节的安全生产检查和隐患排查工作,确保安全信息反馈的及时性和可靠性。三是加大隐患排查治理力度,每年组织安全生产综合大检查六次、安全专项检查五次,重点对非煤矿山生产企业、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烟花爆竹经营企业和中小学、幼儿园、医院等人员集中场所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将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实现了“四零双降”的安全生产目标,即生产死亡事故、建筑施工事故、锅炉爆炸事故和森林火灾事故为零;交通事故和火灾事故较2008年分别下降12%和17%。四是强化安全生产考核。严格按照安全生产考核细则,平时考核与半年考核相结合,奖罚平衡,动态管理。年终考核结果与工资挂钩,兑现奖罚。安全考核为一票否决指标,未达标单位取消本年度单位和管理人员评选先进的资格,进而增强了广大干部做好安全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注重安全投入,强化物质安全文化

        多年以来,农场、分公司一直把物质安全文化建设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护职工根本利益的重要体现,坚定建设安全物质文化的信念,增强了搞好安全基础建设、确保安全装备投入的决心,只要是安全生产工作需要的,再大的难关也要攻克,再多的投入也要想办法解决。三年多来,在资金较为紧张的情况下,坚持安全生产一盘棋的原则,累计筹措资金5000多万元,重点加强了四个方面的投入,一是加强安全基础建设投入,完成了职工医院、中小学校、幼儿园、文化宫、老年活动中心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维修改造工程。二是加强安全设备投入,购置了消防车、森防车、接送学生专用车、灭火器械等200余台套。三是加强隐患整改投入,改善了基层公共场所活动条件,维修了农具场、场院的房屋和电路,改造了作业站危旧房居民的居住环境。四是加强网络建设投入,通过金和协同软件在农场、分公司搭建了信息沟通、资源共享、联络协作的平台,为安全工作发布、督办检查、信息反馈提供了快捷、高效的通道。

        几年来,我们在安全文化建设上进行一些探索,收到一定的成效,但与分局党委和安全部门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我们将吸取兄弟单位的长处,结合上级的要求,努力把安全文化建设工作做得更扎实有效,推动农场、分公司安全生产工作再上新台阶。

    标签: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上一篇:加强公路安全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 安全文化经验交流

    下一篇:以人为本 大力推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 安全文化经验交流

    分享到: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发表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