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加群交流 | 业务热线:023-63555815 | 手机浏览“手机浏览网站”
中元天

文章详情

矿井工人安全知识—矿井火灾时的灭火方法

来源:转载2023/2/8 17:34:29

浏览:(129)  评论:(0

  • 摘要
  • 职业病网介绍-矿井工人安全知识—矿井火灾时的灭火方法,来自安全培训。

      一、  用水灭火

      用水扑灭井下火灾,简单、经济、效果好。从水枪射出的强力水流,可以扑灭燃烧的火焰,并使燃烧物潮湿,阻止其继续燃烧;水蒸发时要吸收很多热量,所以它有很好的冷却、降温作用;大量的水蒸汽降低了燃烧物附近的含氧量,从而使火熄灭。

      用水灭火必须有足够的水量,否则在高温条件下少量的水可以分解成具有爆炸性的氢气和助燃的氧气。用水灭火时必须保持正常通风,回风道要畅通,以便烟雾和水蒸汽及时排出。但不能用水扑灭油类火灾,因为油比水轻,而且不易与水混合,它总是浮在水上面,可以随水流动而扩大火灾面积。由于水能导电,也不能用水扑灭电气火灾。电气火灾只有首先停电,才可用水灭火。

      灭火时,水不能直接射向火源中心,以防产生大量的蒸汽灼人,也避免高温火源使水分解为氢和氧,灭火的水只能由外围逐渐向火源中心靠近。

      用水淹没火区或矿井,使井下火灾熄灭,这是在万不得已时才可采用的方法,因为水淹后造成较长时间的停产,火熄灭后又要排水,重新整修巷道。尤其对于自然发火,水淹后,煤经过水洗,恢复时更容易自燃,所以煤矿一般不应采用此法灭火。

      在井下灭火时,灭火人员一定要在火源的上风侧工作,尤其用水灭火,必须保证回风路线畅通,以便防止高温烟流和水蒸汽产生“热风压”造成风流逆转。灭火时要有专人检查瓦斯,防止产生瓦斯爆炸。

      二、  用化学灭火器灭火

      我国目前常用的化学灭火器所用灭火材料有液体、气体和干粉三种状态。

      手提泡沫灭火器。使用时将灭火器倒过来,其中的碱性溶液和酸性溶液在容器中混合后,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液体泡沫,从喷嘴喷出覆盖在燃烧的物体上,把燃烧物体表面与空气隔绝,泡沫还有冷却作用,因而使火熄灭。用它来扑灭初起的外因火灾,使用方便,机动灵活,效果也好。用它灭火时,应尽可能接近火源,先从火源四周向火源中心喷射;由于泡沫能导电,所以在扑灭电气设备火灾时,首先要切断电源,再喷射泡沫灭火。

      手提式喷粉灭火器。灭火器中的干粉成分是碳酸氢钠,还有氧化硅、砂藻土等用以防潮避免胶结。用液体二氧化碳作喷粉的动力。由于干粉不导电,所以这种灭火器适于扑灭电气火灾。碳酸氢钠粉末在高温下分解,产生二氧化碳,使燃烧物与空气隔绝而使火灭。

      还有一种磷酸铵粉末,在高温下产生一种浆糊状物质,能渗透到燃烧着的木材和煤炭内部,使之与空气隔绝迫使火熄灭。   

      卤代烷灭火机。卤代烷(如二氟二溴甲烷、四氟二溴乙烷等)是新型的灭火剂,具有灭火效率高、速度快、毒性低

      和绝缘性好等优点。适用于扑灭电气、油类和气体等初起的火灾。912灭火机和1211灭火器都是卤代烷灭火机的一种。

      三、  新型灭火器材

      远距离高倍数空气泡沫灭火。将高倍数起泡剂与压力水混合后,在局部通风机的吹动下,经过两层锥形发泡线网,形成大量的泡沫涌向火源,扑灭火灾。泡沫遇到高温而蒸发成水蒸汽,吸收大量的热。使温度迅速下降。大量的水蒸汽能降低火源周围空气的氧气含量。同时泡沫迅速包围燃烧物,使火与空气隔绝而窒息。这种泡沫的稳定性好,灭火效果好,而且事后巷道修复工程量小。这种灭火装置在井下的应用范围比较广泛,对于井下水平及倾斜巷道,硐室、煤壁、皮带、电缆、油料等各处的火灾,都可以用它来扑灭。但须打好密闭墙,尤其在扑灭上山部分的火灾时,更应注意打好密闭,以防泡沫倒流。

      燃油除氧惰气发生器。它由对旋式风机、燃烧室、水套段、喷水冷却段和烟道段组成。它以燃油(一般为煤油)为燃料,在供风条件下,通过启动点火,燃油喷嘴喷出的雾化油,在燃烧室内进行急剧的氧化反应,高温的燃烧产物经由喷水冷却产生大量的惰性气体(以氮、二氧化碳、水蒸汽为主),用于灭火。

      由于惰气发生量较大,不但能起到窒息火区扑灭火灾的作用,还能抑制可燃气体爆炸,保护救护队员免受爆炸威胁。

      我国生产的燃油除氧惰气发生器已形成系列,型号有DQ一150型、DQ一500型与DQ一1000型。

      我国煤矿中已多次应用该装置扑灭火灾,均取得良好效果。

    标签: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上一篇:煤矿安全知识 第二十五课 自救器

    下一篇:煤矿工人安全知识—氮气防灭火与“均压”法预防煤的自燃

    分享到: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发表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