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加群交流 | 业务热线:023-63555815 | 手机浏览“手机浏览网站”
中元天

文章详情

入场三级安全教育讲义

来源:转载2023/2/8 17:34:11

浏览:(77)  评论:(0

  • 摘要
  • 职业病网介绍-入场三级安全教育讲义,来自安全培训。

      一、施工现场一般规定

      1、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戴安全帽和必要的安全防用具。严禁穿拖鞋、高跟鞋或赤脚工作。

      2、严禁酒后进入施工现场工作。

      3、用于施工现场的各种施工设备、管道线路等,均应符合防火、防风、防砸、防洪以及工业卫生等安全要求。

      4、施工现场的洞、坑、沟、升降口、漏斗等危险处应有防护设施或明显标志。

      5、施工现场及作业地点,应有足够的照明,主要通道应装设路灯。

      6、严禁私拉乱接电源,非电工不得从事电气作业。

      7、爆破作业,必须统一指挥、统一信号,划定安全警戒区,并明确安全警戒人员。

      8、上下班应按规定路线行走,听从安全管理人员的指挥。乘通勤车时,必须遵守有关安全规定,严禁跳车,扒车或强行乘车。

      二、钢管脚手架的有关规定及高空作业的相关规定

      1、钢管外径应为48~51mm,臂厚3~3.5mm,长度以4~6.5m和2.1~2.8m为宜。有严重锈蚀、弯曲、变形或裂纹的不得使用。

      2、扣件应有出厂证明、脆裂、变形、滑丝的不得使用。

      3、钢管立杆,大横杆的接头应错开,搭接长度不小于8cm,并用扣件连接,拧紧螺栓,不得用铁丝绑扎。

      4、钢管脚手架搭设时,必须每两层与基岩连接生根一次。连接要牢固可靠,脚手架的立杆应埋入地下30~50cm或用垫木垫平。

      5、钢管脚手架上下要搭设人行爬梯,每隔6m要铺设人行通道马道(竹夹板铺设要三块),并用8#铅丝牢固连接,马道两侧要张挂安全防护网,底部要兜牢,无漏洞。

      6、脚手架上面进行打钻作业,必须搭设平台,平台用4—5块竹夹板,周围用安全网张挂兜底。

      7、脚手架上面施工人员必须拴挂合格的安全带,戴好安全帽,做到互相监督。

      8、高处作业使用的工具、材料等,不准掉下,严禁使用抛掷方法传送工具、材料,小型材料或工具应放在工具箱或工具袋内。

      9、高处作业下方,必须设警戒人员,严禁人员通行或工作。确需上下层作业,必须采取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以免掉物伤人。

      10、高处作业人员,精神要集中,不得打闹,不得麻痹大意,上下脚手架必须从人行爬梯行走,不得沿绳子,立杆或栏杆攀爬。

      11、高处作业严禁烤火取暖,使用喷灯,气焊要注意防火,不得靠近易燃物。

      12、雪天高处作业时,必须及时将爬梯,人行通道,脚手板等处的雪、霜、冰清除干净并采取防滑措施,否则不得施工。

      13、高处作业的使用材料应随用随吊,用后及时处理干净。

      14、高处作业人员不得坐在平台,孔洞边缘,不得骑坐在脚手架栏杆上,躺在脚手板或安全网内休息,不得站在栏杆外的探头板上工作或凭借栏杆起吊物件。

      15、遇有六级以上大风时,应停止高处作业。

      16、拆除脚手架时,应统一指挥,按顺序自上而下逐层拆除,严禁上下层同时拆除或自下而上的进行,作业下部必须设专人警戒,严禁人员通行,拆除的钢管、扣件必须采取可靠的措施、方法安全放下,并做好安全标识。

      三、焊接作业(气割作业)

      1、凡从事焊接及气割的工作人员,应熟知操作规程及其安全知识,经培训考核取得合格证方可上岗操作,并应懂得相关的电工知识。

      2、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作业时坚守工作岗位,进入岗位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如脚套、手套等)

      3、在有焊接和气割工作的场所,必须设有消防设施。(灭火器、砂箱)

      4、焊接和气割的工作场所光线应保持充足。所使用的工作行灯电压不得超过36V。在金属容器或潮湿地点行灯电压不得超过12 V。

      5、在潮湿地点进行电焊工作必须站在干燥的木板上或穿橡胶绝缘鞋,加强防止触电的措施。

      6、电焊机应设置在固定或移动的工作台上,焊机各接线点应接触良好,并有可靠的独立接地,电焊机裸露导电部分应装有保护罩。

      7、电焊把线必须采用橡胶软导线,接头部分必须接触良好,并用橡胶绝缘套防护,焊机的电源闸刀应装在木制开关板或绝缘性能良好的操作台上,严禁直接装在金属板上。

      8、在露天的焊机应设置在干燥场所,并应有棚遮盖,遇到下雨时,必须采取防雨措施,不得冒雨作业。

      9、焊接时必须使用标准的手柄式或头戴式面罩。清除焊渣,飞溅物时,必须戴平光镜,并避免对着有人的方向敲打。

      10、工作时禁止将焊把线缠在、搭在身上或踏在脚下,当电焊机处在工作状态时,不得触摸导电部份,在推上或拉开电源闸刀时,应戴干燥手套,另一只手不得按在焊机外壳上,推拉闸刀的瞬间面部不得正对闸刀。

      11、在金属容器内焊接时,其内部温度不得超过400C,如在40~500C时,应实行轮换作业,并有专人监护,要尽量保证容器内通风良好,应设置防尘设施,作业人员应穿干燥的工作服和胶鞋,脚下应垫绝缘垫。

      12、氧气瓶与乙炔瓶应按安全距离(5m)放置,严禁混放在一起。氧气瓶必须装有防震胶圈,使用时,必须注意轻搬轻放,防止剧烈震动和阳光直接爆晒,不得接触易燃易爆物和热源。

      13、氧气瓶阀冬季冻结时,可用热水加热解冻。严禁用火焰烘烤和钢材一类器具猛击,更不能猛拧减压表的调节螺丝。以防氧气大量冲出而造成事故。

      氧气瓶中的氧气不允许全部用完至少应留有98—196kpa的剩余压力。氧气瓶与其它易燃易爆物品或火源的距离不小于10米

      四、混凝土工、木模工

      1、浇砼使用的溜槽及溜(串)筒之间必须连接牢固,操作部位应有护身栏杆,不能直接站在溜槽帮上操作。

      2、用输送泵输送砼时,管道接头,安全阀必须安好,管道的架子必须牢固,输送前必须试送,检修时必须卸压。

      3、浇筑框架、梁、柱砼时,应设操作台,不能直接站在模板或支撑上操作,使用振动棒应穿胶鞋,湿手不得接触开关,电源线不得有破皮漏电。

      4、模板支撑不得使用腐朽,扭裂的材料,顶撑要垂直,底部要平整坚实,并加垫木,用横顺拉杆和剪刀撑拉牢。

      5、支模应按工序进行,模板没有固定前,不能进行下道工序,禁止利用拉杆,支撑攀登上下。

      6、拆除模板时严格按顺序分段进行,严禁猛撬,硬砸或大面撬落和拉倒,不能留下松动和悬挂的模板。

      五、喷护(锚)作业时的规定

      1、喷射混凝土和加速凝剂的人员,必须戴上防尘口罩和必要的劳保用品,作业面应有足够的照明设备,作业前必须仔细检查各机件,电气设备是否完好,作业时上下联系要畅通。

      2、对喷射作业面,必须采取防尘措施,喷射使用的风、水稳压阀,不能任意拆除和调整,排气时不能对着人,作业人员确保玻璃指示管的完好,以防爆炸伤人。

      3、喷射时必须一人把紧喷嘴,一人辅助,不得单人操作,喷射部位必须搭设脚踏板,高空喷射人员必须栓挂安全带。

      4、严禁用喷嘴对人。区域内严禁有人,并设专人警戒,防止伤人或车辆。

      六、载重汽车司机和维修人员的规定,挖掘机

      1、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和有关规定,驾驶车辆必须证,照齐全,严禁酒后开车。

      2、车辆的各种仪表应完好准确,方向机构、灯光制动系统确保完好,严禁车辆带病上路。

      3、配合挖土机装渣时,车辆就位后,拉紧手刹车,变速杆放到空档位置,卸渣时,应遵守现场指挥人员指挥,并检视上空和周围有无电线,障碍物以及行人,卸渣后,车斗要及时复原,不能边走边落。

      4、严禁超速行驶,抢行超车。保持中速行驶、自卸车的车箱内严禁载人,驾驶员驾驶做到礼让三先,文明驾驶。

      5、修理机械,应选择平坦坚实地点停放,支撑牢固和楔紧。使用千斤顶时,必须用支架垫稳,不能在发动着的车辆下面做维修工作。

      6、在路边检修车辆时,必须立车辆检修警示牌,并设警戒物,提示其他车辆引起注意。

      7、在场地检修的车辆,必须有“正在修理,禁止开动”的警示标识,非检修人员一律不准发动或转动。检修中,不准将手伸进齿轮箱或用手指找正对孔。

      8、检修用的油料必须指定地点存放,废油、废棉纱不准随地乱丢,检修用的工具应妥善保管,正确使用。

      9、挖掘机在操作中进铲不应过深,提斗不应过猛,一次挖渣高度一般不能高于4米,禁止铲斗从汽车驾驶室上越过,装渣必须待车辆停稳后进行。

      10、铲斗回转半径内禁止人员机械工作或停留,上下坡时,坡度不应超过20度,挖掘机在装卸平板时,严禁跳板上转向和无故停车,上板后应刹住各制动器,将车放好。

      七、高处作业的分类(分为四级):

      1、高处作业高度在2m~5m时,称为一级高处作业。

      2、高处作业高度在5m以上至15m时,称为二级高处作业。

      3、高处作业高度在15m以上至30m时,称为三级高处作业。

      4、高处作业高度在30m以上时,称为特级高处作业。

      5、所谓的高空作业三宝:是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

      八、开展安全教育培训的作用

      开展安全教育和培训,是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预防事故能力的重要途径。但是,有的员工认为,这仅是走走形式而已,没有必要。搞安全教育培训既费钱又费时,得不偿失;有的员工根本就不参加,也有的员工虽然参加培训但部认真地学。因此,有必要了解为什么要开展安全教育培训。

      (一)、法律法规的要求

      安全教育培训是《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赋予各级政府和生产经营单位的重要职责。《安全生产法》明确要求企业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如果企业没有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职责,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又如《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定,施工单位应当对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其教育培训情况记入个人工作档案。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

      (二)、企业生存发展的需求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是在加入WTO,在全球职业安全卫生标准一致的背景下,我国企业在安全方面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劳动者素质低、技术水平不高、生产条件差、管理落后、安全欠账多,安全投入不够等,与现实安全生产的要求不相称,严重的制约了企业的发展;而这都与安全教育与培训有关,是摆在企业安全教育与培训面前的突出问题。特别是企业在劳动强度大、危险性大、劳动条件差的岗位,大量使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这部分人员大都文化素质低,未受过规范的安全教育培训,缺乏安全操作技术及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这样的生产经营活动,就有可能事故频发,不但编造成经济损失,还对企业的信誉造成影响,企业的竞争力必然下降。因此,企业从自身生存发展的角度考虑,也必须通过安全教育培训来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为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进行创造条件。

      (三)、员工自我保护的需要

      员工在进入企业后,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和生产工艺原理不甚了解;企业的危险源在哪里?生产中存在的危险因素有多少?这些危险因素是怎样产生的?有什么防护措施?自己要去的岗位有什么危险?万一发生事故,如何采取应急措施……这些都要求员工在正式上岗前就有所了解。因此,员工必须接受安全教育培训,了解和掌握企业概况,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获得安全操作技能,掌握处理和应对经济情况的本领,从而预防和避免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事故,保障自身安全和生产的正常进行。否则,就可能在生产过程中引发事故或在事故中受到伤害,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由此可见,安全教育与培训,能提高员工安全生产的责任感和自觉性,有利于贯彻各项安全生产法规和政策,帮助员工掌握安全技术知识,提高安全操作水平,掌握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措施,从而为避免和减少伤亡事故奠定基础。

      九、安全管理基础知识

      (一)、什么是安全

      安全泛指没有危险、不受威胁和不出事故的状态。而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是指不发生工伤事故、职业病、设备或财产损失的状况。也就是指人不受伤害,物不受损失。要保证生产作业过程中的作业安全,就要努力改善劳动条件,克服不安全因素,杜绝违章行为,防止发生伤亡事故。

      (二)、什么是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是指为了使劳动过程在符合安全要求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伤亡事故、设备事故及各种灾害发生,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生产作业过程的正常进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从事的一切活动。

      (三)、什么是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是指以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和技术标准为依据,采取各种手段,对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状况,实施有效制约的一切活动。

      (四)、安全生产方针的含义

      安全第一是指安全生产是各级政府和生产经营单位的头等大事。要十分重视安全生产,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保障员工的安全,努力防止事故的发生。当生产任务和安全发生矛盾时,应先解决安全问题,使生产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进行。

      预防为主是指在实现“安全第一”的许许多多工作中,做好预防工作是最主要的。它要求我们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把事故和职业危害消灭在萌芽状态。

      (五)怎样正确理解安全生产方针

      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

      安全生产方针体现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因此要始终把保证员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放在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安全生产关系到员工的生命安全,“安全第一”的方针就要求各级人民政府、政府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企业负责人及其管理人员,都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把安全生产做为经济工作和经营管理工作中的首要任务来抓。同样,要求员工也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时刻把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作为大事,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当遇到安全与生产之间发生矛盾时,能够正确处理,确保安全。

        把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放在安全生产工作的首位。

      安全生产方针要求把预防事故的发生放在安全生产的首位。从生产事故发生的原因来看:一是对安全生产和防范事故工作重视不够。主要表现为“重生产、轻安全”,把安全生产和经济发展对立起来,对一些重大事故隐患视而不见,空洞说教多,具体落实少,安全监督检查流于形式。二是有法不依,有章不循,执法不严,违法不究。三是有的重视事故发生后的调查处理,但对预防事故重视不够,必要的安全投入不够,甚至对已经出现的重大隐患没有及时采取防护措施,致使事故发生。因此,“预防为主”就要求政府、企业及各类人员要重视预防工作,把防范工作做好。对于员工来说,做好预防工作意义更为重大,员工在生产一线,直接从事生产作业,遇到危害的可能性更大,必须牢固树立“预防为主”的意识,在生产作业之前,把可能遇到的危险、防护措施、应急措施落实到位,以防事故的发生。

      (六)、什么是危害和危害辨识

      危害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而危害辨识就是指识别危害的存在并确定其性质的过程。

      (七)、什么是危险源

      危险源就是危险的根源。是指可能导致人员伤亡或物质损失事故的、潜在的不安全因素。

      危险源一般分为两类,第一类危险源是指在生产过程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如电能、有毒化学物质等。第二类危险源是指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故障的各种因素。主要包括物的故障、人为因素和环境因素。

      (八)、员工安全生产职责的主要内容

      自觉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不违章作业,并要随时制止他人违章作业。

      遵守有关设备维修保养制度的规定,为设备安全与正常运转尽到责任。

      关心安全生产情况,向有关领导和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或意见。

      发现事故隐患和不安全因素要及时向班组长或有关部门汇报情况。

      发生工伤事故,要及时抢救伤员、保护现场,报告领导,同时要协助做好调查工作。

      努力学习和掌握安全知识和技能、熟练掌握本工种操作程序和安全操作规程。

      积极参加各种安全活动,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思想和自我保护意识。

      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对个人安全生产负责。

      (九)、员工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有哪些

      1、危险因素和应急措施的知情权

      生产经营单位往往存在着一些对员工生命安全和健康带有危险、危害的因素,如接触粉尘、高处坠落、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场所、工种、岗位、工序、设备、原材料,都有可能发生伤亡,企业应该如实地将本单位的这些危险因素和应急措施通过适当的程序、方法告诉给员工,使员工知道并掌握有关安全知识和处理办法,从而消除不安全因素和事故隐患,避免事故发生。

      员工对工作环境和工作岗位中存在的可能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危险因素,更要主动的向单位领导、安全员、班组长、设备管理员等相关人员进行了解,对于事故预防措施和应急措施,可以要求相关人员做出书面交底。如果相关人员不能履行职责,员工可以向上级领导提出意见和建议,直接检举、控告。

    [NextPage]

      2、安全管理的批评检控权 

      员工在生产一线,对安全管理中的问题和事故隐患最了解,因此,员工的批评和监督更具有针对性,能及时发现生产作业过程中的危险因素,以便有关部门或人员及时解决,从而消除隐患。

      对于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员工都有权向本单位领导、安全管理部门、厂级领导人提出意见或建议,也可通过工会等组织反映。也可向有关安全监督管理机关和主管部门检举、控告。

      3、拒绝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

      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因企业负责人或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而造成事故的现象是比较常见的,员工享有这样的权利,不仅能够保护员工自身安全,也可以约束企业负责人或管理人员必须照章指挥,以确保安全生产。

      员工在行使权力时不能逃避工作,对于正常的工作安排,故意找借口不服从指挥,这是员工必须要注意的。

      4、紧急情况下的停止作业和紧急撤离权

      员工在作业过程中有可能会突然遇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此时,如果不停止作业或撤离作业场所,就会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员工在判断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不能凭个人猜测,要有直接依据,更不能滥用该权利。同时只有在紧急情况直接威胁到人身安全情况下,才能撤离。间接威胁或可能危及人身安全情况下,只能采取有效的安全处理措施,不能撤离。

      在出现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首先应该是停止作业,然后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若采取的应急措施无效,才能撤离。

      (十)员工在安全生产方面的义务

      1、遵章守规,服从管理的义务

      员工遵守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把遵章守纪、按章操作落实到具体的作业活动中,是防止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企业管理人员在日常管理中依据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对员工进行安全管理,监督检察员工遵章守规的情况,员工必须接受并服从管理。这是基本要求,如果违反规定,员工将会受到批评教育或处分。造成重大事故构成犯罪的,将会受到刑事处罚。

      2、配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义务

      劳动防护用品是保护员工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的一种防御性装备,是单位为保护员工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而提供给员工使用的保护用品。不同的劳动防护用品有其特定的佩戴和使用规则、方法,只有正确的佩戴和使用,才能真正起到防护作用。

      如果员工不正确的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就不能真正发挥劳动防护用品的作用。因此,员工在作业过程中必须提高安全意识,按照规则和要求正确的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在作业过程中,如果不会使用,就应该及时的向有关领导和安全员提出,要求他们给于指导和帮助。

      3、接受培训,掌握安全生产技能的义务

      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生产经营活动是否安全可靠,特别是从事矿山、建筑等危险性较大的作业,更需要员工具有系统的安全知识,熟练的安全生产技能,以及对不安全因素和事故隐患、突发事故的预防、处理能力和经验。

      员工应当自觉地、积极地接受单位有关安全生产的教育和培训,按照规定的要求和步骤,认真学好,掌握所从事工作应当具备的安全知识。

      4、发现事故隐患及时报告的义务

      员工直接担任具体的作业活动,更容易发现事故隐患或其他不安全因素。因此,员工要增强安全生产意识和责任心,发现事故隐患或其他不安全因素要及时向班组长、安全员、相关领导或安全管理部门汇报,确保事故隐患或其他不安全因素能够及时得到处理,从而防止和减少事故。

      员工如果发现事故隐患和不安全因素不及时报告,延误采取措施进行紧急处理的时机,就可能引发事故。如果从业人员尽职尽责,及时发现并报告事故隐患和不安全因素,旧能及时采取措施,消除事故隐患和不安全因素,从而避免事故发生。

      员工发现事故隐患和不安全因素在汇报时,应将有关情况如实报告,既不能夸大事实,也不能大事化小,以免影响对事故隐患或其他不安全因素的正确处置。

      (十一)、如何正确使用和佩戴劳动防护用品

      1、防护用品的分类

      按防护用品的用途分为:防尘用品、防毒用品、防噪声用品、防电用品、防高温辐射用品、防放射性用品、防油用品、防火用品、防酸碱用品、防坠落用品、防寒用品等等。

      按防护部位分为:头、面、耳、眼睛、呼吸道、手、足、身躯等防护用品。

      按劳动防护用品使用的原材料分为:棉纱棉布制品、塑料制品、有机玻璃制品、木制品、五金制品、纸制品等等。

      2、安全帽的作用和使用注意事项

      作用:

      防止物体打击伤害。在生产中由于物体、工具等从高处坠落或抛出击中人员头部造成伤害是较多的,有了安全帽旧可以防止物体打击的伤害发生。

      防止高处坠落伤害头部。在生产中,由于安装、维修、攀登等作业有可能发生坠落事故,使用安全帽保护头部将会减轻伤害。

      防止机械性损伤。可以防止旋转的机床、叶轮、皮带运输设备将操作人员的头发衣物等卷入其中。

      防止污染毛发伤害。在油漆、粉尘等作业中,生产环境存在化学腐蚀性物质,可能污染头发和皮肤,使用安全帽可防止这种情况发生。

      注意事项:

      作业人员所戴的安全帽,要有下颏(ke)带和后帽箍并拴系牢固,以防帽子滑落或碰掉。

      安全帽使用超过规定限值,或受过较严重的冲击以后,虽然肉眼看不到帽体的裂纹,也应予以更换。一般塑料安全帽的使用期限为3年。

      佩戴安全帽前,应检查各配件有无损坏,装配是否牢固,帽衬调节部分是否卡紧,绳带是否系紧,确信各部件完好后方可使用。

      2、防护眼镜和面罩的作用及使用注意事项

      作用:

      防止异物进入眼睛。在生产作业中,如金属切削作业、使用电动工具、电动工具冲刷作业、粉碎作业等会产生砂粒、金属碎屑等,这些进入眼内会对眼睛造成伤害。有的固体异物高速飞出若击中眼球,可能发生严重的眼球破裂或穿透性损伤。

      注意事项:

      选用的护目镜必须是经产品检验机构检验合格的产品。

      护目镜的宽窄和大小要适合使用者的脸型。

      镜片磨损粗糙、镜架损坏,会影响操作人员的视力,应及时调换。

      护目镜要专人使用,防止传染眼病。

      焊接护目镜的滤光片和保护片要按规定作业需要选用和更换。

      防止重摔重压,防止坚硬的物体摩擦镜片和面罩。

      3、耳塞的作用和使用注意事项:

      作用:

      防止机械噪声的危害。由机械的撞击、摩擦、固体的振动和转动而产生的噪声。

      防止空气动力噪声的危害。如通风机等产生的噪声。

      注意事项:

      各种耳塞在佩戴时,要将耳廓向上拉,使耳甲腔呈平直状态,然后手持耳塞柄,将耳塞帽体部分轻轻推向外耳道内,并尽可能地使耳塞体与耳甲腔相贴合。但不要用劲过猛过急或插的太深,以自我感觉适度为宜。

      戴后感到隔声不良时,可将耳塞稍微缓慢转动,调整到效果最佳位置为止。

      4、安全带的作用和使用注意事项

      作用:

      预防作业人员从高处坠落。

      注意事项:

      在使用安全带时,应检查安全带的部件是否完整,有无损伤,金属配件的各种环不得是焊接件,边缘光滑,产品上应有“安鉴证”。

      悬挂安全带不得低挂高用,因为低挂高用在坠落时受到的冲击力大,对人体伤害也大。

      架子工单腰带一般使用短绳较安全,如需用长绳,以选用双背带式安全带为宜。

      使用安全绳时,不允许打结,以免发生坠落受冲击时将绳从打结处切断。

      使用3米以上长绳时,应考虑补充措施,如在绳上加缓冲器,自锁钩或速差式自控器等。

      安全带使用2年后,应做一次试验,若不破断则可继续使用。安全带使用期限为3~5年,发现异常应提前报废。

    [NextPage]

      (十二)、安全色的含义及用途

      安全色包括红、黄、蓝、绿四种颜色。

      1、安全色的含义

      红色表示禁止、停止的意思。禁止、停止和有危险的器件设备或环境以红色的标记。如禁止标志、交通禁令标志、消防设备。

      黄色表示注意、警告的意思。需警告人们注意的器件、设备或环境涂以黄色标记。如警告标志、交通警告标志。

      蓝色表示指令、必须遵守的意思。如指令标志必须佩戴个人防护用具、交通指示标志。

      绿色表示通行、安全和提供信息的意思。可以通行或安全情况涂以绿色标记。如表示通行、机器启动按钮、安全信号旗等。

      2、对比色

      对比色有黑白两种颜色,黄色安全色的对比色为黑色。红、蓝、绿安全色的对比色均为白色。而黑、白两色互为对比色。

      黑色用于安全标志的文字、图形符号,警告标志的几何图形和公共信息标志。

      白色则作为安全标志中红、蓝、绿色安全色的背景色,也可用于安全标志的文字和图形符号及安全通道、交通的标线及铁路站台上的安全线等。

      红色与白色相间的条纹比单独使用红色更加醒目,表示禁止通行、禁止跨越等,用于公路交通等方面的防护栏及隔离墩。

      黄色与黑色相间的条纹比单独使用黄色更加醒目,表示特别注意。用于起重吊钩、剪板机压紧装置、冲床滑块等。

      蓝色与白色相间的条纹比单独使用蓝色更加醒目,用于指示方向,多为交通指导性导向标。

      3、安全标志

      安全标志是由安全色、几何图形和图形符号构成,用以表达特定的安全信息。使用安全标志的目的是提醒人们注意不安全的因素,防止事故的发生,起到保障安全的作用。当然,安全标志本身不能消除任何危险,也不能取代预防事故的相应措施。

      (1)、安全标志的类型

      安全标志分为: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指令标志和提示标志四大类型。

      (2)、安全标志的含义

      禁止标志的含义是:禁止人们不安全行为的图形标志。其基本形式为带斜杠的圆形框。圆环和斜杠为红色,图型符号为黑色,衬底为白色。

      警告标志的含义是:提醒人们对周围环境引起注意,以避免可能发生危险的图形标志。其形式是正三角形边框。三角形边框及图形为黑色,衬底为黄色。

      指令标志的含义是:强制人们必须做出某种动作或采用防范措施的图形标志。其基本形式是圆形边框。图形符号为白色,衬底为蓝色。

      提示标志的含义是:向人们提供某种信息的标志。其基本形式是正方形边框。图形符号为白色,衬底为绿色。

      (十三)、事故的应急救援知识

      员工掌握一定的应急救援知识,对于处理紧急事故,防止和减少伤亡事故有着积极的意义。在日常的安全教育培训中,要介绍本单位的危险源的位置、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介绍应急救援的程序和方法,并组织员工进行演练。

      1、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内容

      对紧急情况和事故灾害的辨识、评价。

      对人力、物资和工具等资源的确认和准备。

      指导建立现场内外合理有效的应急组织。

      设计应急行动战术。

      制定事故后的现场清理及恢复措施等。

      2、员工应掌握的应急救援方面的知识

      本单位重要危险源的位置。

      危险源可能发生事故的部位和主要原因。

      危险源可能发生事故的特点。

      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伤害。如发生事故可能有着火、爆炸等方面的危险。

      如何预防事故的发生。如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对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和校验。

      应急救援体系启动后的职责。

      十、作业现场的基本安全知识

      (一)、违章指挥的识别与预防

      1、什么是违章指挥

      违章指挥是指违反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条例、规程、标准、制度及生产经营单位的规章制度的指挥行为。

      2、出现违章指挥的原因

      不从客观实际出发,盲目追究求完成生产任务。

      没有安全防护措施,设备、人员、方法等条件不具备。

      安全意识淡薄,不懂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不尊重专家、员工的建议,强令或指挥他人冒险作业。

      3、常见的违章指挥行为

      不按规定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强令员工冒险违章作业。

      不按要求及时批转、传达贯彻上级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文件、规定、通知等,或借故拖延、积压、拒不执行。

      多工种、多层次同时作业,现场无人指挥和监护,不制定安全措施,不执行危险作业审批制度,安全措施不落实。

      发生工伤事故,不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认真接受教训和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仍继续冒险作业等等。

      4、预防违章指挥的注意事项

      摆正安全与生产的关系,当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时,员工可以拒绝接受生产任务。

      加强自身安全素质的培养,提高安全意识,掌握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能够正确处理生产作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

      对违章指挥及时提出批评并纠正。

      (二)、识别和预防违章操作行为

      1、什么是违章操作行为

      凡在劳动生产过程中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生产经营单位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包括工艺技术、生产操作、劳动保护、安全管理等方面的规程、规则、章程、条例、办法和制度等以及有关安全生产的通知、决定等均属于违章操作。

      2、常见违章操作的行为

      不按规定正确穿戴和使用各类劳动防护用品。在生产过程中穿拖鞋、高跟鞋、裙子等及长发不放如帽内等等。

      工作不负责任。擅自离岗、串岗、饮酒、干私活及在工作时间内从事与本职工作无关的活动。

      忽视安全、忽视警告,冒险进入危险区域、场所,攀坐不安全位置,如平台护栏、汽车挡板等。

      不执行规定的安全防范措施,对违章指挥盲目服从,不加抵制等等。

      十一、作业过程中危险因素的识别

      (一)、物的不安全状态识别及预防措施

      1、物的不安全状态包括机器、设备、工具、附件、场地、环境等有缺陷。

      (1)、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本身缺陷

      设计上的错误。例如物件功能上有缺陷,没用的零件凸出,该有的联接装置而没有。

      强度不够。如机械强度不够、起吊重物用的绳索吊具不符合安全要求等。

      预防措施:

      物件本身的缺陷是发生事故的诸多要素之一,因此,认识到物件的缺陷后,每个员工必须针对缺陷的症结所在采取不同的措施。员工在使用设备时,要加强对其检查,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发现问题要及时向领导及有关管理人员反映,不操作有问题的设备器具;要按照设备保养制度的规定对设备器具进行保养和维护,以确保它们处于正常状态。

      (2)、防护措施、安全装置的缺陷。

      没有防护装置。如防护罩;无安全保险装置;无安全标志;无防护栏或护栏损坏;(电气)未接地;绝缘不良等等。

      预防措施:

      防护设施和安全装置是确保人员和物件(设备、危险物品)互不接触,从而起到避免人体损伤的安全保护网。因此,员工要正确使用这些安全装置,不能贪方便、图省事而不采用。工作中要切实做到“四有四必”(即:有轮必有罩、有台必有栏、有洞必有盖;有轴必有套)。进行电气作业时,应先检查绝缘和接地、接零情况,否则不能作业。

      (3)、工作场所的缺陷。

      没有安全通道;工作场所间隔距离不符合安全要求;机械装置、用具配置的缺陷;物件堆放的位置不当;物件堆置的方式不当;

      预防措施:

      安全通道是能确保职工安全通行的道路。因此,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设置并保持通畅。

      物件堆放必须按各企业的安全操作规程执行。做到物件堆放标准化。

      (4)、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的缺陷。

      缺乏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用具;防护用品、用具有缺陷;缺乏具体的使用规定,

      预防措施:

      企业要根据本单位的生产工艺流程和作业环境。为员工配备合适的劳动防护用品,制定劳动防护用品使用规定,以免劳动防护用品使用不当,造成事故。

      (5)、作业环境的缺陷。

      照明不当;通风换气差;作业环境的道路、交通的缺陷;噪声等。

      预防措施:

      在照明、通风、道路、机械噪声等方面,要按国家标准设计、施工。

      有些工作场所还必须注意自然因素的影响,员工要认识自然因素对人们和生产所产生的威胁,做好自身防范,从而保证自身安全和生产安全。

      (二)、人的不安全行为及预防措施

      1、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和警告。

      不按规定的方法使用机械、装置;使用有毛病的机械、装置;机动车违章驾驶等等;

      预防措施:

      必须严格执行安全规章制度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每个员工都必须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

      2、不采取安全措施。

      没有信号就开车;未设置必要的标志、信号等;不防止意外危险,如开关、阀门不上锁等等;

      预防措施:

      安全措施是保障安全生产的有效手段,有关部门和员工都要认真对待。操作前认真检查,做到没有有效的安全措施不操作。在操作过程中严守岗位,并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

      3、对运转中的设备进行加油、修理、调整、焊接、清扫。

      在没有采取安全措施的条件下,对运行的机械、装置,对带电的设备,对装有危险品的物体等进行加油、修理、焊接、清扫等等,是部允许的。

      预防措施:

      严禁对运行的设备进行加油、修理、焊接、清扫等,做到停机处理各类故障和杂物;

      4、造成安全防护装置失效。

      拆除或移走安全装置;使安全装置不起作用;安全装置调整错误等。

      预防措施:

      不得贪图工作方便,将安全装置拆除或移动;对安全装置要在操作前认真进行检查,确认有效时方可进行生产作业。

      5、造成危险状态。

      货物过载;物体存放不当;使用不安全设备等等;

      预防措施:

      在正常操作过程中,往往会因人们的不安全意识而造成某种危险状态,从而埋下事故的隐患,导致他人或自身受到伤害。针对这种状况,除了要开展对员工的经常性安全教育外,有关部门还必须进行检查,员工之间也要进行检查,消除人们的不安全意识,杜绝危险状态的产生。

      6、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接近或接触运转中的机械、装置;不必要的接触吊物,或在吊物下逗留;接触易倒塌物件;攀登或置身于不安全场所等等;

      预防措施:

      危险场所不允许人们接触的地方;如运转中的机械、高空吊物的下方、危险品仓库等等都是严禁人们停留的地方。这就要求员工在生产过程中正确的判断有无危险,切实做到机械停机检修,高空吊物下不通行等,才能确保安全。

      十二、安全用电的基本要求

      (一)、员工必须遵守的安全用电基本要求

      电器设备不要随意乱动;使用的设备、工具,如果电气部分除了故障,不得私自修理,也不能带故障运行,应立即请专业电工检修;

      在操作闸刀开关、磁力开关时,必须将盖盖好,防止万一短路时发生电弧或保险丝熔断飞溅伤人。

      经常接触和使用的配电柜、配电板、闸刀开关、按扭开关、插座、插销以及导线等,必须保持完好,不得有破损或将带电部分裸露出来。

      在操作闸刀开关、磁力开关时,必须将盖盖好,防止万一短路时发生电弧或保险丝熔断飞溅伤人。

      使用的电气设备,其外壳按有关安全规程,必须进行防护性接地或接零。对于接地或接零的设施要经常进行检查。一定要保证连接牢固,接地或接零的导线不得有任何断开的地方。

      需要移动某些非固定安装的电气设备,如电风扇、照明灯、电焊机等时,必须先切断电源再移动。同时导线要收拾好,不得在地面上拖来拖去,以免磨损。如果导线被物体压住时,不要硬拉,防止将导线拉断。

      工作台上,机床上使用的局部照明灯,其电压不得超过36v。

      在雷雨天,不要走近高压电杆、铁塔、避雷针的接地导线周围20m之内,以免的雷击时发生雷电流入地下产生跨步电压触电。

    [NextPage]

      在遇到高压电线断落到地面时,导线断落点周围10m以内,禁止人员入内,以防跨步电压触电。如果此时已有人在10m之内,为了防止跨步电压触电,不要跨步奔走,应用单足或并足距离危险区。

      发生电气火灾时,应立即切断电源,用黄沙、二氧化碳等灭火器材灭火。切不可用水或泡沫灭火器灭火。因为它们有导电的危险。救火是应注意自己身体的任何部分及灭火器具不得与电线、电气设备接触,以防发生触电。

      在打扫卫生、擦试设备时,严禁用水去冲洗电气设施,或用湿抹布去擦试电气设施,以防发生短路和触电事故。

      (二)、电气设备火灾切断电源要注意的问题

      火灾发生后,由于受潮或烟熏,开关设备绝缘能力降低,因此,拉闸时最好用绝缘工具操作。

      高压应先操作断路器而不应先操作隔离开关切断电源;低压应先操作磁力启动器,而不应先操作闸刀开关切断电源,以免引起弧光短路。

      剪断电线时,不同相电位应在不同部位剪断,以免造成短路;剪断空中电线时,剪断位置应选择在电源方向的支持物附近,以防止电线切断后断落下来造成接地短路和触电事故。

      (三)、检修安全措施

      当全部停电和部分停电检修时,应采取下列步骤以保证安全。

      停电;应注意对所有能够给检修部分送电的线路,要全部切断,并采取防止误合闸的措施。

      验电;对已停电的线路或设施,不论其经常接入的电压表或其他信号是否指示无电,均应验电;

      放电;放电的目的是消除被检设备上残存的静电;

      装设临时接地线;为了防止意外送电和二次系统意外的反馈电,以及消除其他方面的感应电,应在被检修部分外端装设必要的、临时接地线;

      装设遮栏;在部分停电检修时,应将带电部分遮拦起来,使检修工作人员与带电体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

      悬挂标志牌;标志牌的作用是提醒人们注意,如在一经合闸即可送电到检修设备的开关上,应挂有“有人工作,禁止合闸”的标志牌。

      (四)、电气安全检查

      员工掌握一些基本的安全检查内容,有利于防止发生触电事故;

      检查电气设备绝缘有无破损;

      绝缘电阻是否合格;

      安全间距是否足够;

      保护装置是否符合要求;

      电气设备安装是否合格;

      电气连接部位是否完好;

      安装位置是否合理;

      安全用具和电器灭火器材是否齐全;

      手提灯和局部照明灯电压是否是安全电压或是否采取了其他安全措施。

      十三、预防触电事故的方法和措施

      (一)、正确使用电气设备

      1、电气设备的管理

      所有电气设备,都应有专人负责保养。

      2、认真检查

      3、采取防护措施

      (二)、严格遵守电气安全制度

      (三)、定期检查电气设备

      十四、防止电气火灾

      火灾形成的三大条件中,火源是首祸。

      (一)、 电气火灾的原因

      线路严重过载或接头处接触不良引起严重发热,使附近可燃物燃烧;

      在易燃易爆危险场所,没有使用防护电器;

      电线使用年久,绝缘老化或电气设备受潮,绝缘性能降低而引起漏电短路等等;

      (二)、如何扑灭电气火灾

      从灭火角度考虑,

      (三)、带电灭火应注意的事项

      十五、手持电动工具的安全使用

      手持电动工具包括:手电钻、手砂轮、电锤、手电锯、冲击电钻等工具。

      (一)、手持电动工具分类

      手持电动工具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Ⅰ类工具,指普通绝缘的工具。

      Ⅱ类工具,指加强绝缘的工具。

      Ⅲ类工具,指安全电压的工具。

      (二)、手持电动工具发生触电事故的原因

      手持电动工具是在人的紧握之下运行的,人与工具之间的电阻小。一旦工具外露部分带电。将有较大的电流通过人体,容易造成严重后果。

      一旦触电,由于肌肉收缩而难以摆脱带电体,容易造成严重后果。

      手持电动工具具有很大的移动性,其电源线容易受拉、磨而漏电,电源线连接处容易脱落而使金属外壳带电,导致触电事故等等;

      (三)、手持电动工具选用规则

      在一般场所,为保证使用安全,应选用Ⅱ类工具,装设漏电保护器、安全隔离变压器等。否则,使用者必须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或站在绝缘垫上。

      在潮湿的场所或金属构架上等导电良好的场所,必须使用Ⅱ类或Ⅲ类工具。如果使用Ⅰ类工具,必须装设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30MA、动作时间不大于0.1S的漏电保护器。

      (四)、使用手持电动工具应遵守以下安全要求

      辨认铭牌,检查工具或设备的性能是否与使用条件相适应。

      检查其防护罩、防护盖、手柄防护装置等有无损伤、变形或松动。

      检查开关是否失灵、是否破损、是否牢固、接线有无松动。

      电源线应采用橡皮绝缘软电缆;单相用三芯电缆、三项用四芯电缆;电缆不得有破损或龟裂,中间不得有接头。

      Ⅰ类设备应有良好的接零或接地措施,且保护导体应与工作零线分开;保护零线(或地线)应采用规定的多股软铜线,且保护零线(或地线)最好与相线、工作零线在同护套内。

      装设合格的短路保护装置。

      Ⅱ类和Ⅲ类手持电动工具修理后不得降低原设计确定的安全技术指标。

      用完后及时切断电源,妥善保管;

      (五)、使用手持电动工具的注意事项

      十六、触电急救方法

      (一)、发生触电事故应采取的措施

      1、低压触电事故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的方法

      如果触电地点附近有电源开关或电源插销,可立即拉开开关或拔出插销,断开电源。

      若触电地点附近没有电源开关或电源插销,可用绝缘柄的电工钳或有干燥木柄的斧头切断电线,断开电源,或用干木板等绝缘物插入触电者身下,以隔断电流。

      当电线搭落在触电身上或被压在身下时,可用干燥的衣服、手套、绳索、木板、木棒等绝缘物作为工具,拉开触电者或电线。

      2、高压触电事故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的方法

      立即通知有关部门停电;

      戴上绝缘手套、穿上绝缘靴,用相应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按顺序拉开开关。

      抛掷裸金属线是线路短路接地,迫使保护装置动作,切断电源;

      如触电者触及断落在地上的带电高压导线,且尚未确定线路无电,救护人员在未做好安全措施前,不能接近断线点至8~10米范围内,防止跨步电压伤人。

      (二)、触电者的急救

      当触电者脱离了电源以后,要按电机情况的轻重进行抢救。

      如果触电者的伤害并不严重,没有失去知觉,神志清醒,只是感到有些心慌、乏力、四肢发麻时,应使触电者立即休息,保持安静,切不要乱吵乱嚷。救护人员不要远离触电的人,要严密注视触电者有无异常变化。

      如果触电者伤势比较严重,已停止了呼吸,心脏微有跳动时,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如果触电者呼吸和心跳都已停止,应对伤者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人工胸外心脏挤压进行急救。

      无论任何情况,应及时与医院联系,使触电者得到及时抢救。

      十七、机械设备安全要求

      由于机械设备可能造成种种伤害,有关机构对机械制定了相应的安全规定,这些规定都是一些基本要求。员工掌握了这些基本的安全要求,在生产作业过程中,就能做到遵守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并能辨识隐患、及时消除隐患,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

      (一)、机械设备的基本安全要求

      1、布局要求

      机械设备的布局要合理,应便于操作人员装卸工件、加工观察和清除杂物;同时也应便于维修人员的检查和维修。

      2、强度、刚度符合要求

      机械设备的零、部件的强度、刚度应符合安全要求,安装应牢固,不得经常发生故障。

      3、安装必要的安全装置

      机械设备根据有关安全要求,必须装设合理、可靠、不影响操作的安全装置。

      对于作旋转运动的零、部件应装设防护罩或防护挡板、防护栏杆等安全防护装置,以防发生绞伤。

      对于某些动作需要对人们进行警告或提醒注意时,应按设信号装置或警告标志等。如电铃、喇叭等声音信号,还有各种灯光信号、各种警告标志牌等。

      4、机械设备的电气装置的安全要求

      供电的导线必须正确安装,不得有任何破损的地方。

      电机绝缘应良好,其接线板应有盖板防护,以防直接接触。

      开关、按钮等应完好无损,其带电部分不得裸露在外。

      应有良好的接地或接零装置,连接的导线要牢固,不得有断开的地方等等。

      5、操纵手柄及脚踏开关的要求

      重要的手柄应有可靠的定位及锁紧装置,不得有断开的地方。

      手轮在机动时能与转轴脱开。以防随轴转动打伤人员。

      脚踏开关应有防护罩,以免掉下的零、部件落到开关上,启动机械设备伤人。

      6、环境要求和操作要求

      机械设备的作业现场要有良好的环境,即照度要适宜,湿度与温度要适中,噪声与振动要小,零件等要摆放整齐。

      每台机械设备应根据其性能、操作顺序等制定出安全操作规程和检查、润滑、维护等制度,以便操作者遵守。

      (二)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安全管理规定

      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具。

      操作前要对机械设备进行安全检查,而且要空车运转一下,确认正常后,方可投入运行。

      机械设备严禁带故障运行,千万不能凑合使用,以防出事故。

      机械设备的安全装置必须按规定正确使用,更不许将其拆除不使用。

      机械设备运转时,操作者不得离开工作岗位,以防发生问题时,无人处置等等。

      十八、职业卫生基础知识

      在生产作业过程中,有些物质对人体是有毒害的,可能使人中毒,甚至会丧失生命。因此,对于生产作业过程中可能产生毒害的物质,我们必须有所了解。

      (一)粉尘危害

      1、对人体的伤害

      长期接触粉尘作业的人员,因长期吸入粉尘,使肺内粉尘的积累逐渐增多,当达到一定数量时即可引发肺病,如石棉肺、煤肺、矽肺等等。

      2、个人防护措施

      在粉尘无法控制或高浓度粉尘作业条件下,必须合理、正确使用防尘口罩、防尘服等个人防护用品。

      3、通风排尘

      要采用通风的方法,将产尘点的含尘气体直接抽走,确保作业场所内空气中粉尘浓度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二)噪声危害

      1、对人体的伤害

      损害听觉。短时间暴露在噪声下,可引起以听力减弱、听觉敏感性下降为表现的听觉疲劳。长期在噪声的作用下,可引起永久性耳聋。

      长时间接触高声级噪声,出引起职业性耳聋外,还可引发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痛、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失眠等全身性病症。

      2、预防噪声危害的措施

      (1)、消声:

      控制和消除噪声源是控制和消除噪声的根本措施,改革工艺过程和生产设备,用吸声材料、吸声结构和吸声装置将噪声源封闭,防止噪声传播。

      (2)、采用合理的防护措施

      合理使用耳塞。根据耳道大小选择合适的耳塞;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工作中穿插休息时间,在休息时间离开噪声环境。限制噪声作业的时间,可减轻噪声对人体的危害。

    标签: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上一篇:事故危害与常见的伤害事故(电建)

    下一篇: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

    分享到: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发表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