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加群交流 | 业务热线:023-63555815 | 手机浏览“手机浏览网站”

文章详情

桥梁桩基常见缺陷及预防措施

来源:转载2023/2/8 17:34:24

浏览:(83)  评论:(0

  • 摘要
  • 职业病网介绍-桥梁桩基常见缺陷及预防措施,来自安全技术。

      桥梁的桩基是整个工程中最为重要的部位,其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以后的安全问题,应给与足够的重视。然而,在实际施工中,仍然存在着不少隐患,或多或少的对桩基的质量带来一定的安全风险。我们在总结多年现场经验的基础上,对桥梁钻孔桩中的常见缺陷进行了总结、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 冲孔偏斜

      冲孔偏斜是在桥梁桩基打孔时最常见的一种现象,主要是由地质的原因造成的。常见的产生冲孔偏斜的原因包括:钻孔的过程中遇到了较大的孤石或探头石;在有倾斜度的软硬层交接处或岩面倾斜处或者逆境大小悬殊的砂卵石层中,导致钻头的受力不均匀;在扩口较大时钻头也容易发生转动;钻机安装不合理也容易尝试震动而引起孔斜等等。

      为了有效地预防发生孔斜,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应该尽可能的小心:在安装钻机时,不仅要有平稳坚固的地基,而且还要使得转盘和底座水平,重滑轮缘、卡孔和护筒中心尽可能的在同一条直线上,并经常进行校正;在钻孔去还要在仔细的检查一次,如果发现钻具弯曲或者连接钻头磨损严重、缝隙过大时应该及时的给予修复或者更换;在开孔时如果遇到倾斜的软、硬层时,应该放慢转速,切记盲目加压操作。

      一旦发生偏孔,应该及时的给予治理,一般的处理方法是向孔内回填片石或者注入混凝土,片石的高度一般要高出50cm,混凝土一般保持与岩石相平,并使其强度达到80%以上后,采用冲击成孔。

      二、 梅花孔

      产生梅花孔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泥浆太稠导致钻头转动存在问题;在打孔的过程中遇到了孤石,造成局部位置有孤石凸出;提锤的冲程太小,还没来得及转变方向就又被落下;转向装置失灵,致使冲击锥无法转动。

      为了有效的防止梅花孔的出现,在施工时,应该注意一下几个方面的操作:泥浆的粘度和相对密度都要认真的进行选择,并要定时的进行抽查;经常的检验转向装置,防止出现故障;在冲击成孔的过程中,应该低冲程和高冲程交互使用。一旦出现了梅花孔,也应该向出现偏孔一样进行回填处理。

      三、 坍孔

      坍孔的主要特点是水位不稳定、,变得忽高忽低,并伴有水泡冲里面冒出来。钻孔机的负荷增加,出渣率增加,然而进度却增加的非常缓慢。造成坍孔的常见原因有:泥浆的密度偏小,无法起到保护孔壁的作用;孔内的水位不足以平衡水头的压力;冲击锥碰到了孔壁造成的还有就是护筒周围没有填封粘土或者埋置太浅,致使下面的孔壁发生坍塌;地质条件也是造成坍孔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对于淤泥质土、松软沙层等更是如此。

      因此,在具体施工时,应尽可能的做到:合理的选择泥浆的比重,必要时还可以加入一定量的水泥,形成强固的护壁;在钻孔的过程中,应及时的补充新的泥浆,使孔内水位尽可能的高于孔外水位1m以上;护筒的埋置也要有足够的深度,一般高出土下水位1.5-2.0m;钢筋笼应与孔的尺寸相符合,在安放时,钢筋笼中轴线要与孔中心保持吻合,并且要慢放;如果有溶洞存在,则冲程应控制在1m以内。

      当出现坍孔时,应及时的进行治理。如果孔的深度不超过1.5m,可以采用向孔内投入粘土加片石的办法,当孔的深度在1.5-3m之间时,一般采用向孔内灌注混凝土的办法,如果孔深大于3m的话,则应该采用压入钢护筒的办法,而后应保证护筒避的厚度大于1cm。

      四、 断桩

      导致断桩的原因较多,也是比较容易出现的缺陷,因此应特别注意。造成断桩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几个原因:导管的接头不够密实,使得泥浆进入砼中造成断桩;砼终端的时间过长,因为不能连续建筑而造成的断桩;导致被卡住或者是由于计算机的错误使得导管低口脱离砼面,在此进行浇筑时就会在中间形成夹层。

      在施工时,为了有效的避免断桩现象,应该尽可能的做到以下几点:在灌注前,应该对导管的接头做水密性和耐压试验,保证导管接头不漏水;同时还要对砼搅拌机进行检查,确保工作的正常进行;钢筋笼的焊接应该仔细的检查,防止出现焊渣或棱角,以免使导管的法兰挂在钢筋笼上;控制好导管的埋入深度,一般控制在砼下面2-6m,最好不超过8m,同时初次的埋置深度要大于1m;骨料选用碎石时,应适当的增加含砂率,但其最大粒径不应大于导管的1/8-1/6,同时不能小于40mm。一旦出现问题,则应首先探明断桩的具体位置,采用钻孔压浆的方法进行处理,如果压浆还无法解决问题,则应会同各方共同探讨解决的办法。

      在整个施工过程,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在施工中,应该严格的进行操作和检测,及时的做出应对,才可能把各种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

    标签: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上一篇:高处坠落事故防范措施

    下一篇:加固改造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分享到: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发表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