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加群交流 | 业务热线:023-63555815 | 手机浏览“手机浏览网站”
中元天

文章详情

高层建筑火灾的防与救

来源:转载2023/2/8 17:34:23

浏览:(75)  评论:(0

  • 摘要
  • 职业病网介绍-高层建筑火灾的防与救,来自安全技术。

        央视新址园区在建中的附属文化中心大楼工地于2009年2月9日20时27分发生火灾,过火面积约10余万平方米,楼内十几屋的中庭坍塌,即将投入使用的各种设施也遭到损坏。这事件在全国引起广泛关注,人们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一个严峻的话题:高层建筑的火灾应如何预防和扑救。

      引发高层建筑火灾的原因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规定,高于24米或超过10层的建筑属于高层建筑,高于100米的建筑属于超高层建筑。高层建筑的内部结构因楼层高而比一般建筑复杂,而引起火灾的原因也多种多样。

      首先,高层建筑楼内导线多且铺设集中、隐蔽,用电线路高负荷运转。高层建筑安装的用电设备多尤其是现代智能型大楼,其电线、电缆接点众多且铺设线道集中,电气、电子设备长时间运行时,造成用电的总功率大幅度上升,使电线、电缆持续高温,加速导线接点与绝缘层的老化或损伤,最终导致电线短路起火、电表烧毁,并引发火灾。例如2007年12月12日发生在浙江省温州市中心28层的商住楼温富大厦的特大火灾,就是由楼内“朵朵鲜”花店吊顶内照明线短路而引发的。

      其次,高层建筑装修材料多且防火性能差。高层建筑的装修面积大,使用的装修材料品种繁多,由于装修材料生产厂家多、质量参差不齐,材料的防火性能难免鱼龙混杂。高层建筑的柱子、顶梁、墙面、吊顶装修材料用量极大,如果选择耐火性能低的材料,火源极易引起火灾。另外,防火性能较好的材料通常价格较为昂贵,为节省费用,或缺乏消防安全意识,装修单位往往会私自使用一些未经阻燃处理的木条、墙毯等廉价的不防火、不阻燃的装修材料。室内大量可燃物的存在,降低了房屋的耐火等级,为高层建筑埋下了火灾隐患。2008年10月9日,哈尔滨市正在建设的28层高层建筑物“经纬360度”发生的火灾就是因电焊工违章电焊,引燃天棚上的装修材料,导致火灾。

      另外,高层建筑内居民的生活用火使用不慎。随着城市的飞速发展,高层居民楼越来越多,众多居民聚集在高层建筑内。由于居住人员的防火意识与素质等参差不齐,生活中一人不慎就会殃及众人安全。从统计资料表明,在高层建筑火灾中,不少是由居民用气、用火疏忽造成的,因厨房一般建筑面积较小、物品密集、用火次数频繁,使厨房成为家庭火灾的易发场所,而其中大部分高层火灾是因家庭厨房用火的粗心大意,操作中引发油锅、煤气和液化气等着火。如用油炸食物时,油过多溢出,遇炊具明火“暴发”火灾;炒菜时,人离开厨房导致食物被火烤焦起火,并引燃其他物品而引发火灾;家中天然气或液化气泄漏,遇火源发生爆炸或爆燃。这种情况下,居民惊慌失措或采用错误的灭火方法,常常会延误灭火良机,导致火势蔓延成灾。2007年3月16日,哈尔滨市18层建筑宏光大厦火灾就是居民厨房内煤气泄漏遇明火而引发的。

      高层建筑火灾灭救难度大

      由于高层建筑楼层高、上下通道少,居住人员多、疏散困难等特点,一旦发生火灾,扑救难度大,难点多。

      首先,高层建筑楼内灭火装置难以满足火灾扑救要求。高层建筑上百米,发生火灾时,由于受到消防车水泵压力和水带的耐压强度等限制,一般不能直接利用消防车从室外消防水源抽水到高层火灾楼层进行扑救,通常依靠高层建筑的室内消防设施扑救。但由于目前城市高层建筑的发展速度与相应的火灾扑救技术支持水平不同步,高层建筑内部的消防设施还不能满足火灾时的灭火要求,尤其是二类高层建筑仍以消火栓系统作为扑救火灾的主要手段。这种系统要求的消防用水量大,水压要求高。当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用水量高达80L/s以上,有时甚至超过100L/s,火场实际需求用水量远远超过设计消防供水量。火灾初期可以采用消防栓系统进行灭火,但一旦火势蔓延,采用消防栓系统灭火,建筑内的水量和水压则难以满足要求,这是高层建筑火灾扑救的最大难点。

      其次,灭火装备施救高度有限,难以扑灭高层建筑内的火灾。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一般采用内外结合的方式灭火,即消防云梯车户外射水和救援人员室内射水相结合。但消防云梯也不是万能的,目前,全球消防体系能够提供的最高云梯约130米,而国内消防系统最高的云梯车只能升至限定值的80%左右,在这个基础上,高压水龙还能喷射出10米左右的水柱。但目前全球高层建筑最高已达101层、492米,远远高出云梯车的灭火能力范围。如果着火的摩天大楼超出云梯灭火高度,则无法从室外进行高层建筑的火灾扑救,除非让消防人员冒险进入火点,人工启动大楼内部的消防栓,或动用直升机,否则只能依靠楼内自救。

      再次,高层建筑楼层高、通道窄,救援人力物力上下运行效率低下。从我国目前的消防设备来看,在扑救高层建筑火灾的过程中,能使用的高科技消防设备还很少,如消防直升机、空中救护设施等。如果出现因电力中断导致消防电梯无法使用、云梯车的高度又不够的情况,消防人员只能全副武装从室内楼梯间登上楼层进行灭火。由于消防员需要负重登高,体力消耗大,这样就会严重影响灭火行动速度和效率。

      另外,高层建筑火灾发生时,消防行动指挥部与一线消防人员通信不畅。高层建筑发生火灾后,火场指挥部与灭火前沿阵地一线官兵间,由于楼上与楼下高层之隔,加之消防队员配戴呼吸道防护装备等,造成通信指挥不畅通、联络困难,导致救援行动展开及相互协调困难等。火场总指挥难以对灭火行动进行直接指挥和给出最为及时有效的扑救指令,通常只能靠一线官兵凭借经验进行临场判断,作出决定,展开扑救,难以形成整体的灭救合力。

      最后,高层建筑的防火安全责任制落实不到位、有名无实。在众多的高层建筑发生的火灾事故中,很多是由于楼内居住人员或办公单位多而杂,防火安全责任制落实不到位,或消防安全责任负责人思想意识不强,在实际工作中没有认真负责,以致消防通道堵塞或挪为它用、消防栓等消防设施长期没有检修、自动灭火系统因长期维护保养不善处于瘫痪状态,导致在消防过程中至关重要的消防通道和设施在救火过程中不能正常、充分发挥作用,贻误了救灾的最佳时机,造成国家、人民严重的人员财产损伤。

      高层建筑火灾防救对策

      高层建筑消防工作一直是国际消防界关注的重要课题,火灾扑救更是国际消防界公认的难题。要做好高层建筑火灾防救工作,除了提高人们的防火意识,更重要的是从根本上做好防火和灭救的各项工作。

      首先,高层建筑设计层高应与灭火水源供给能力相适应。消防给水系统是目前国内外扑救高层建筑火灾的主要灭火设备,因此,高层建筑设计时要考虑消防给水能力,保证消防给水灭火能力与建筑层高设计相一致十分重要。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建筑的高度逐渐升高,目前全球最高建筑已将近500米,在我国上海,如此高的建筑可在一年之间建成,而火灾灭救的能力却可能尚未满足灭火的需求。因此,在建筑的层高设计上应充分考虑到相应城市地区的水源压力和供给能力,当其不能适应高层建筑的灭火需求时,则应设法完善楼内的消防水源设计方案,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严格落实消防规定和要求,从而保证建筑的消防能力能满足火灾灭救的应急措施。

      其次,高层建筑楼内的装修应严格执行高层建筑防火材料要求。高层建筑在装修材料和选择设计上,应严格执行高层建筑对防火材料的要求,在材料使用上多用防火材料。室内吊顶应采用阻燃材料,墙面、地面和基层应采用非燃或难燃材料,以尽量减少产生火灾的危险性。制作厨具的木材一定要经过防火处理。不能为节省费用或偷工减料,随意将应该使用防火材料的部分使用普遍材料进行装修。另外,不得私自更改建筑内部结构、管道和线路,不得私自移动和更改消防设施。

      再次,高层建筑楼内的电力线路设计应充分考虑用电超负荷的情况。面对高层建筑用电线路铺设集中、电力消耗大的实际情况,为保障用电安全,在设计电力线路时,应充分考虑到用电超负荷的情况,实现当电路温度过高或超负荷运行时,相应的电路自我保护系统能自动启动、切断线路供电,避免火灾事故发生。

      还有,高层建筑楼内应配备应急火灾自动报警和灭火装置。高层建筑规模大,居住人员密集,各种电气设备使用频繁,存在的火灾隐患多。因此,应在楼内配备必要的应急火灾自动报警和灭火装置,确保火灾一发生就有相应的火灾报警系统在第一时间启动火灾自动灭火系统和排烟系统,从而抓住宝贵的时间将火势控制或扑灭,为等待专业救援设备和人员的到来、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争取宝贵时间。

      另外,相关部门要制定完善的防火灭救应急方案,并使防火责任落实到人。高层建筑火灾扑救困难、火势发展速度快、人员疏散难度大。在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工作上,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和“立足于自防自救”的基本原则。在严格落实与消防相关的各项制度和法规的同时,应明确消防安全责任人,根据建筑的地域特点、结构特点、居住和使用人员构成特点等,制定相应的火灾灭救应急方案,并将责任落实到人。实践证明,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是行之有效的,有利于增强消防安全意识,有利于提高高层建筑整体抗御火灾的能力。

      最后,城市消防队应增配相应的高层建筑火灾灭救装备。在规划城市高层建筑发展的同时,应加强城市消防队伍高层建筑火灾灭救装备的配套能力建设,针对高层建筑火灾日益突出的现实,在消防车辆装备建设上,应适当增加特种设备,重点配备云梯、登高平台、举高喷射消防车等对于高层建筑火灾灭救抢险具有针对性作用的救援车辆。在高层建筑相对集中的地区,应配备专门针对高层灭火的举高消防车。同时,为满足高层建筑灭火救援的需要,应配备大功率水罐消防车和移动式供水设施等消防器材。

    标签: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上一篇:公路工程项目施工技术与安全

    下一篇:高层建筑火灾供水的方法与途径

    分享到: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发表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