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加群交流 | 业务热线:023-63555815 | 手机浏览“手机浏览网站”

文章详情

合成氨装置危险因素分析及其防范措施

来源:转载2023/2/8 17:34:12

浏览:(80)  评论:(0

  • 摘要
  • 职业病网介绍-合成氨装置危险因素分析及其防范措施,来自安全技术。

      合成氨装置采用的原料、燃料、过程产物及产品大多为甲类、乙类火灾危险性物质,其中还有有毒物质,操作又在高温、高压下进行。其生产特点为: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易中毒。由于主要设备为单系列,因而设备一旦发生故障,往往会造成全装置停车。故障处理不当,甚至造成重大事故发生。

      (一)装置事故统计分析

      我国70年代引进的大型合成氨装置,在生产初期曾频繁发生事故。自1977年至1979年三年间,十一套装置曾发生人身伤亡事故43次,重大停车事故307次。停车事故中以设备事故最多,停车次数为199次,占事故总数的64.82%。详见表7—5。

      设备重大停车事故共199次,按设备类别分,见表7—6。

      其中,主要设备发生重大停车事故54次,以合成气压缩机发生停车事故最多,为30次。详见表7—7。

      我国大型合成氨装置投产初期,催化剂发生损坏的事故也较多。1977年到1980年四年期间,13套大型合成氨装置八种催化剂中七种催化剂更换了58次。其中,因事故更换23次共760.02t,按计划更换35次共1316.66t,事故更换催化剂占总更换量的36.6%。整炉更换共46炉。其中,事故更换13炉,计划更换33炉。事故更换次数最多的是一段转化催化剂。详见表7—8(1)

      从上述统计可以看出,我国大型合成氨装置生产初期,装置重大停车事故频繁发生,按每厂、每年平均停车事故次数计达12.79次,平均每厂每月停车一次以上。停车事故中以设备事故占的比例大,损失也大。而主要设备停车事故又以合成气压缩机事故次数最多。同时,催化剂损坏事故也较多,经济损失也大。其中,一段转化炉催化剂事故更换次数为最多。

      装置运行进入正常期后,事故次数大幅下降,装置实现了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长周期运行都达到一年以上。从石化总公司所属企业1983年到1993年11年间发生的774例典型事故看,合成氨装置为36例(大型合成氨装置22例,中型合成氨装置14例),占总次数的4.65%。10套大型合成氨装置发生的22例典型事故中,人身事故2例,设备及生产操作事故20例,按每厂、每年事故次数计已不足一次。20例事故按设备部位分类见表7—9。

      由表可见,一段转化炉(气化炉)事故次数为最多。发生催化剂损坏事故共5次。其中,一段转化催化剂事故更换4次,合成催化剂更换1次。

      从上述合成氨装置事故统计情况,可以看出装置中易发生故障的部位和危险因素。现分析如下:

      (1)合成氨装置投产初期为事故多发期。重大停车事故中,以设备事故次数最多,生产操作事故次之。事故发生情况表明,设备存在缺陷、维护不当、违章作业是造成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通过切实做好设计、制造、施工、生产准备等前期工作,可减少事故的发生。

      (2)投产初期设备事故中,仪表造成停车事故多。主要是自动控制、自动联锁采用常规仪表,故障率高,使用、维护又不当造成的。通过采用集散型控制系统(DCS)及故障安全控制系统(1SC),可减少因仪表故障造成的重大停车事故。

      (3)投产初期重大设备停车事故中,转动设备造成事故最多。四大机组中又以合成气压缩机为最多。合成气压缩机发生的事故中,以烧轴瓦事故次数为最多,以透平转子断叶片事故最为典型。事故主要原因是维护不当和设备存在缺陷。只要把好设备设计、制造、安装、试车关,可避免此类事故的发生。

      (4)装置生产正常稳定后,各类事故大幅下降,但转化(气化)系统事故次数下降幅度不大,成为事故多发部位。主要是一段转化催化剂中毒、结碳和设备内部爆炸等事故,事故损失大,危害大。因此,转化(气化)单元是装置重点危险部位,对其在开、停工及正常生产中,存在的各种危险因素应采取重点防范措施。

      (5)装置使用的催化剂种类多,催化剂事故更换,在生产事故中一直占有不小的比例。其中,以一段转化催化剂事故更换次数最多。造成催化剂损坏的原因,除设备故障影响外,绝大多数是在开、停工过程中,违章作业、维护使用不当引起的。因此,在开、停工中,应按催化剂操作规程的要求采取防范、保护措施。

      (6)合成氨高压系统发生重大事故的次数较少,重大设备事故主要是密封面发生泄漏及合成塔内件损坏。其中,合成塔内件损坏事故由于经济损失大,装置停工时间长,应重点预防。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设备存在缺陷,加上操作不当(如:升温快、压差大)引起的。

      (二)开停工危险因素分析及其防范措施

      1.开工时危险因素分析及其防范措施

      开工过程中,装置设备(管道)要引入各种工艺介质进行吹扫、置换,工艺介质的温度、压力也要逐步从常温、常压提到规定的指标值。开工中各种催化剂要进行升温、还原达到“活化态”。开工中,操作繁杂、步骤多、操作参数变化大、要求高、环节多、时间长。因而,操作不当,极易发生事故。现将开工操作中,存在的主要危险及防范措施分析如下:

      (1)设备(管线)吹扫、置换、送气(液)操作

      设备(管线)进行吹扫、置换、送气操作是开工中前期操作。在这一阶段中,如设备(管线)未吹扫干净就投入运行,在运行中杂质会堵塞管道或损坏阀门的密封面。如果蒸汽、润滑油系统存在杂质,将是十分危险的,杂质随蒸汽进入透平会造成叶片损坏;杂质进入轴瓦会造成轴瓦磨损。

      设备(管线)在开工中,必须用工艺介质置换合格。上一工序工艺介质未合格前不能进入下一工序,否则会影响下一工序的正常运行,甚至造成事故。特别要禁止用可燃气直接置换空气,以免发生爆炸。1975年某化肥厂,焦炉气压缩机未经置换,就用来压缩空气。开车过程中,三段缸系统产生爆炸,造成设备损坏、人员伤亡。

      防范措施:一是吹扫、置换必须按操作规程操作。并经检验、分析后,才能确认合格;二是操作前要检查有关的阀门(盲板)开关状况是否符合要求。三是吹扫、置换排放口要有安全设施(或标记),防止发生意外事故。四是定期清洗各种过滤器。

      (2)设备(管道)升温、升压

      设备(管道)从常温、常压升到操作温度、操作压力时必须保持一定速率。升温、升压过快产生的热应力、压力降会损坏设备,可造成重大事故。1992年某化肥厂发生一起合成塔内件损坏和触煤报废事故,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20.3万元。事故原因:一是合成塔内件中心管处存在轴向力;二是合成塔升温速度过快。设备(管线)升温操作中,工艺气体(特别是水蒸气)产生的冷凝液,应及时排除(送液时要注意排气)。如排液不及时,气体带液,可造成“水击”损坏设备。1985年某化肥厂,开工前,由于火炬系统的水分离器脱水盲板未折除。开工后,大量工艺气放空,放空管内积水,“水击”致使部分管道从管架上坠落,并拉坏火炬。

      设备(管线)升压前,还要认真检查有关的阀门(盲板),防止发生窜气、倒液而造成事故。特别是气(液)窜人装有催化剂的设备内时,还会损坏催化剂。1989年某化肥厂检修后开车,中压蒸汽进行管网暖管、送汽、升压时,由于两只蒸汽阀门未关,蒸汽进人冷态一段转化炉,造成一段转化催化剂水合粉碎。被迫全炉更换催化剂。

      防范措施:一是严格控制升温、升压速率;二是操作中注意温度、压力、液位的变化;三是作业前,认真检查有关阀门(盲板)开关状况;四是操作中,注意排液(或排气)。

      (3)加热炉的点火、升温

      加热炉(一段转化炉、气化炉)点火操作具有一定危险性。因为点火前,如果炉膛内可燃气浓度已达到爆炸范围,未被置换干净,点火操作往往会造成炉膛爆炸。1985年某化肥厂,一段炉点火烘炉时,炉膛发生爆炸,直接经济损失11.6万元。事故后,发现有10个烧嘴燃蝌气阀门没有关闭。

      加热炉内一般有耐火衬里,升温速度过快易造成耐火材料产生裂缝、松动、甚至脱落。开工后往往造成炉外壁超温、变形,而导致发生火灾、爆炸。1990年某化工厂合成氨装置,气化炉由于升温中炉内产生爆燃振动,耐火砖脱落。投用后,炉颈过热,焊缝开裂,引起爆炸着火。

      加热炉升温中,如果炉管内工艺介质流量过低,炉管外壁会超温,可烧坏炉管,也可引发爆炸、着火事故。

      防范措施:一是点火前,要确认燃料阀门已关闭;二是炉膛一定要置换,并分析合格;三是控制炉管出口温度,防止工艺介质流量过低;四是严格按升温曲线进行升温、升压操作。

      (4)催化剂的升温、还原

      催化剂的升温、还原在开工操作中是十分关键性的操作。其操作的好坏,将影响催化剂的活性和使用寿命。由于催化剂还原过程一般会放出大量的热量,造成温度上升,控制不当,易发生超温。超温不但降低催化剂活性,减少催化剂使用寿命,严重时,可烧毁催化剂,并损坏设备。1980年某化肥厂,低温变换炉B203型低温变换催化剂升温还原时,由于临时改用油田气直接升温还原,升温中催化剂床层温度从120℃跃升到404℃,最高曾达725℃。该炉催化剂实际寿命只用42天,被迫停车,全炉更换催化剂。

      防范措施:一是制定正确的升温、还原方案;二是确保仪表指示、检验分析数据正确;三是阀门(盲板)开关无误、不窜气;四是按规程操作。

      (5)压缩机开车操作

      压缩机组开车包括建立油循环、投用冷却水、建立冷凝液系统、盘车、置换、静态调试、暖管暖机、冲转、过临界转速、提速提压等步骤。工作环节多,操作步骤繁杂。操作不当,易发生烧轴瓦、振动大、喘振、超温超压、气封泄漏等故障,严重时会造成重大设备事故。1978年某天然气化工厂合成气压缩机开车操作,开车升速时,由于在临界转速下停留时间过长(两分钟),振动加剧,造成轴瓦磨损。运转两天后停机,发现高压缸止推瓦烧毁。防范措施:一是开车实行操作票制度,防止误操作发生;二是制订事故处理预案,正确处理异常情况,防止事故扩大。

      2.停工中危险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

      装置停工时,设备(管线)进行降压、降温、置换、吹扫;运行设备停运;催化剂进行降温、钝化(氧化)等操作。操作参数变化大,操作步骤繁杂。正常停工,一般按停工方案进行。遇紧急或事故停车,由于情况复杂,应按事故处理预案进行。停工中,特别是紧急(事故)停工时,处理不当,易发生事故。现将停工操作中存在的主要危险及防范措施分析如下:

      (1)降量、断料操作

      停工中,设备(管线)按停工步骤都要减负荷,并切断工艺介质的进料。各种工艺物料的减量及切断都有严格的先后程序,切断后还要防止发生泄漏。如操作不当,有可能造成事故。此项操作中存在的危险有:

      ①空气(氧气)进入存有可燃气的设备内,(如:氧气进入已熄火的氧化炉,空气进入已停运的二段炉等),可发生爆炸;

      ②某种物料进入催化剂床层(如:停蒸汽后烃类进入一段炉、蒸汽进入冷态一段炉等),可损坏催化剂;

      ③高压气体进人低压设备(如:吸收塔高压气进入再生塔、合成高压气进入低压系统),可发生爆炸、着火。

      1978年某化肥厂因仪表故障造成全厂紧急停车,蒸汽锅炉熄火。事故处理中,天然气未及时切断,继续进入一段炉,造成催化剂结碳。1988年某化工厂合成车间在气化炉紧急停车中,由于人炉氧气阀关不动而未关,又未汇报,造成炭黑洗涤塔爆炸。

      防范措施:一是按操作规程进行停工操作;二是认真监测操作参数的变化;三是及时关闭手动截止阀,以防泄漏。

      (2)设备(管线)降压、降温

      与开工操作一样,设备的降压、降温也应严格控制速率。降温速度过快,会产生热应力而损坏设备。降压速度过快,可因压差大或气体(液体)倒流,而造成事故。1977年某化肥厂,由于一段炉断料造成装置紧急停车。停工中,由于中温变换炉出口放空阀开得太快、太大,降压很快,造成脱碳吸收塔压力大于中变炉出口压力,脱碳碱液倒人低温变换炉,造成58.8m3低变催化剂全部损坏。

      防范措施:一是停工中,保持正常降温、降压速率;二是操作中,注意前后各工序温度、压力、液位的变化;三是检查阀门开关状况,防止内漏。

      (3)催化剂降温、氧化(钝化)和保护

      由于生产中催化剂处于“活化态”,停工操作中,一般视停工时间的长短及检修需要,对催化剂进行保温保压;降温降压;氮气保护或进行氧化(钝化)操作。停工中,还原态的催化剂遇到空气(氧气)会发生剧烈的氧化反应,控制不当可损坏催化剂。催化剂与水接触还会造成强度下降或粉碎,停工期间,应特别注意保护催化剂。1979年广西某氮肥厂,变换催化剂用蒸汽降温到410℃后,临时改用煤气直接降温,一小时后,温度突升到600℃以上,25t催化剂全部损坏。1979年某化肥厂,由于废热锅炉泄漏,装置停车。停车中,由于给一段转化炉循环降温的氮气中夹带水蒸气,造成一段转化催化剂部分水合、粉碎。

      因此,停工中应严格按操作规程对催化剂进行降温,保护。并在操作中注意以下几点:

      ①一段转化催化剂品种中,凡含有Ms0助剂的,遇水会生成Mg(OH):而粉碎,降温中要特别重视。

      ②低温变换炉由于人口温度低(仅高于露点20—30℃)。停工中,防止产生冷凝水而损坏低变催化剂。

      ③停工中,因甲烷化催化剂温度下降到200℃以下,CO与Ni可生成Ni(C0)4(1级毒物)。在温度下降到200℃以前,应用氮气置换甲烷化炉。

      ④停工期间,催化剂一般都应充人氮气保持正压,以防止空气入内,发生氧化。

      (4)压缩机停车

      压缩机组停机操作与开车操作一样,步骤繁多。停机操作中,如油压过低,易发生烧轴瓦事故;如压差大,易造成止推瓦损坏;如震动大,易造成气封、密封、轴瓦等损坏,如发生带液人缸,易造成转子叶片损坏。因此,停机操作必须按停机操作票逐项进行,注意压力、温度、转速的变化。

      如遇压缩机跳车或紧急停机操作时,还应注意检查备用(事故)油泵是否启动,油压变化情况,并检查机组电动盘车是否开启。

      (三)正常生产中危险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

      正常生产时,设备运行正常,工艺参数稳定,即使发生小幅波动,经操作人员及时调节,都能保持正常。但当有些重要的工艺参数偏离指标达到一定的时间及范围时,装置就会发生故障或事故,正常生产中要重点防范。现将正常生产中存在的主要故障、危险因素及防范(处置)措施分单元介绍如下:

      1.脱硫

      硫是多种催化剂的毒物。因此,脱硫单元出口原料气中总硫含量高,危害性是比较大的,所造成的损失也大。生产中要特别重视,采取防范措施。1991年某化肥厂,由于炼油厂供应的原料石脑油中混入了常压塔常二线组分,石脑油出脱硫系统的含硫量高达2.5x10—6(正常指标≤0.2X10—6)。导致一段转化催化剂发生硫中毒,并产生高级烃裂解结碳,损坏一段转化催化剂34.7吨。

      造成出口原料气中含硫高的原因及防范措施见表7—10。

      2.转化

      在装置中,转化单元运行条件是比较苛刻的,各项工艺指标的控制也要求严格,是装置中危险的部位。常见的故障:一段炉有催化剂中毒、结碳、粉碎,炉管超温,压差高等;二段炉有温度高、催化剂损坏、出口甲烷高等;废热锅炉有锅炉炉管爆管等。详见表7—11。

    表7—11转化单元主要故障及预防(处理)措施

      转化单元发生的事故中,以一段转化炉发生的催化剂中毒,结碳事故造成的损失大、次数多。1993年某化肥厂合成车间,由于辅助锅炉爆管,引起蒸汽量下降,一段炉人口水碳比下降到1.5(正常值为3.5)达5min之久,使一段转化催化剂结碳粉碎,损坏催化剂10.2吨;高变催化剂因水气比也低,反应层温度超温到685℃,损坏高变催化剂77t。二段炉曾发生烧嘴损坏,造成催化剂部分熔融的事故。某天然气化工厂于1978年、1979年曾发生两次。废热锅炉发生较多的事故是炉管爆管,大多发生在水管锅炉,爆管后往往由于操作处理不当,极易发生次生事故。从法国引进的三套合成氨装置的废热锅炉,于1979年一年中,共发生7次爆管事故。

      3.变换

      生产中,要将高温、低温变换炉人炉气体中水蒸气与一氧化碳的分子比(简称水气比),保持在一定范围内,还要将反应温度控制在最佳范围内,以保证一氧化碳的变换率。生产中易发生的故障及预防(处理)措施见表7—12。

      4,脱碳

      脱碳单元由于采用的吸收液为碱性液,具有腐蚀性。因而存在设备腐蚀的危险,其中以再沸器受到的腐蚀最为严重。脱碳吸收塔一般操作压力为2.7MPa(表)。再生塔压力为0.028MPa(表)[如二级再生为:一级0.1MPa(表),二级0.004MPa(表)],若吸收塔液位过低,工艺气窜人再生塔,可造成再生塔超压。如再生塔安全设施失灵,会导致发生重大爆炸、火灾事故。虽然吸收塔液位的控制都设有自动调节、报警、联锁装置,再生塔也设有爆破板,但生产中仍需重点防范。此外,脱碳单元还存在影响吸收效率的各种因素详见表7—13。

      5.甲烷化

      甲烷化炉中进行的甲烷化反应是强放热反应。超温易损坏甲烷化催化剂。甲烷化单元存在危险因素主要是催化剂超温和出口CO、C02含量高。见表7—14。

      6.压缩

      压缩一透平大机组正常运行中影响因素较多,常见的危险因素有轴瓦温度高、轴位移高、振动大、有异声等,详见表7—15。压缩一透平机组如果零部件存在缺陷或质量差,安装维修达不到精度要求及操作不当等极易发生故障,甚至造成事故。特别在机组投运初期易发生。如某化肥厂1978年至1980年四年间,合成气压缩机高压透平由于透平转子存在设计缺陷,曾发生五次透平转子叶片断裂事故。又如某化肥厂1977年五月份一个月内,合成气压缩机高压缸止推轴瓦由于违章作业、维修不当造成三次烧轴瓦事故。

      7.合成

      合成单元正常生产中主要操作参数有:温度、压力、循环气流量、氢氮比、惰性气含量、氨含量等。生产中不正常现象常见的有:系统压力过高、催化剂床层温度过低、合成塔压差大、泄漏及合成塔内件损坏等。其中,以合成塔内件损坏造成的事故损失大,停车时间长。如某化肥厂1979年及1980年两年间,合成塔大盖密封因设计缺陷发生10次泄漏。又如某化肥厂,合成塔内件因设计缺陷及升温过快,两次造成合成塔内件损坏,被迫停车检修。生产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见表7—16。

      (四)设备防腐

      合成氨装置设备存在H2S腐蚀;脱碳溶液腐蚀;高温高压下氢、氮腐蚀;循环冷却水对冷换设备的腐蚀以及大气腐蚀等。其中,脱碳溶液和循环冷却水对设备造成的腐蚀对生产影响最大。下面重点介绍:

      1.脱碳系统设备腐蚀及防护

      二氧化碳脱除系统,采用热钾碱液作吸收剂,由于含C02的热钾碱液对设备腐蚀性比较强烈,故采用添加偏钒酸盐作为缓蚀剂。钒缓蚀剂的缓蚀机理是靠V+5的氧化作用生成r—Fe303保护膜。热钾碱液的腐蚀还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腐蚀速率越快。

      生产中,如热钾碱液中总钒及五价钒含量控制过低,会造成设备腐蚀加快。1977年某化肥厂,脱碳系统由于热钾碱液中总钒及五价钒长期偏低,有时V+5低到零,加上开停车频繁。造成吸收塔、再生塔、溶液泵等设备发生大面积腐蚀,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脱碳系统设备中,脱碳再沸器操作温度最高,溶液温度达114—120℃。因此,再沸器易发生设备腐蚀。在投运初期,各厂都发生过再沸器腐蚀穿孔泄漏事故。某化肥厂脱碳再沸器在1979年至1980年二年间,共发生8次腐蚀穿孔,被迫停车检修。生产过程中,应重视脱碳设备的防腐工作,严格控制工艺指标,防止违章作业。主要防范措施:

      (1)严格控制操作温度,防止超温运行。

      (2)严格控制热钾碱液中K20、总钒及V+5浓度,并保持在指标范围内。

      (3)开工作业中,按操作规程的要求,对脱碳系统的设备进行静态钒化及动态钒化操作,并要确保钒化时间。

      (4)严格控制升温速率,防止升温过快。

      2.循环冷却水对冷换设备的腐蚀及防护

      循环冷却水中,由于水中溶解有氧,水中还存在各种浓缩的离子如氯离子,加上细菌繁殖,常造成水冷器发生腐蚀与结垢。冷换设备结垢会降低传热效率,腐蚀会造成设备穿孔泄漏,严重影响正常生产。

      1977年至1979年三年期间,引进的十一套大型合成氨装置共发生重大停车事故307次。循环冷却水引起的水冷器腐蚀泄漏有64台次,其中更换了41台次。因水质问题,造成合成氨装置停车有7次。

      对冷换设备腐蚀的防护主要是改善循环水的水质。各厂根据本地水源水质情况,通过试验,在循环冷却水系统添加适合的复合水稳剂,以达到防腐蚀、防结垢、杀菌的目的。并结合大修,对冷换设备进行腐蚀情况检查和清洗,以减缓设备腐蚀并采取防腐蚀措施。

      (五)装置联锁及其作用

      装置生产过程中会发生各种不正常情况,某些主要的工艺参数也可能偏离指标值,当偏离的程度及时间达到一定的限度,装置会发生故障,甚至造成事故。为保证装置运行的安全和设备的安全,装置设立了自动报警、自动联锁系统。

      合成氨装置设立的联锁系统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为单元联锁,每个生产单元设有一个单元联锁,每一台压缩一透平大机组设—个单元联锁。每个单元联锁又由主联锁和分联锁组成;

      第二层次为系统联锁,由关键的工艺参数联锁报警点和单元联锁组成。

      大型合成氨装置一般有几百个工艺参数自动报警点,设有上百个联锁报警点和几十套联锁系统。这些联锁设施可保证装置生产运行的安全,也可保护设备、催化剂免受损坏。但—旦联锁发生故障而发生误动作时,又会造成装置误停车,影响正常生产。从引进的合成氨装置运行初期,发生的设备事故统计数字(见表7—6)可以看出,仪表造成的停车次数为53次,占设备事故总次数的26.63%,位居第一位。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因违章作业、维护不周、设计制造存在缺陷,引起联锁误动作而造成的。

      由于装置联锁多,而每套合成氨装置的联锁设置又不尽相同。因此,下面仅介绍系统主联的设置及其作用。

      作用:保护加热炉炉管、催化剂以及后工序生产单元。

      作用:保护一段炉炉管、转化及变换催化剂、废热锅炉和后工序生产单元。避免催化剂中毒、结碳;炉管过热损坏。

      作用:保护二段炉催化剂、工艺空气压缩机组及后工序生产单元。

     

      作用:防止吸收塔高压工艺气窜人再生系统,保护再生系统设备及甲烷化催化剂。

      作用:保护甲烷化催化剂以及合成单元。

      作用:保护合成催化剂及合成气压缩机组、合成塔、氨储槽等设备。避免催化剂中毒、设备损坏。

      装置的联锁系统目前大多采用故障安全控制系统(FSC)。这是一种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的全新系统,采用智能自诊断和冗余容错技术,安全可靠性高,从而可避免联锁系统误动作,确保装置安全运行。

      (六)装置易发生的事故及其处理

      1.装置事故处理原则

      装置发生故障和事故时,应尽力减少事故损失,避免事故扩大,处理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发现生产运行异常后,应尽快查明原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避免故障扩大。

      (2)发生故障的生产系统应与正常生产系统切断物料源、故障源。正常生产系统应维持安全运行或进入安全停车操作。

      (3)事故中要防止发生超温、超压;防止催化剂中毒、结碳、氧化;防止物料互窜;防止物料外泄,以免引起着火、爆炸、中毒发生。

      (4)事故可能危及人身及设备安全时,应采取包括手动联锁、紧急停车在内的紧急措施。

      (5)事故处理应分清主次,分清层次,先处理危急、关键的操作,做到“先重点,后一般”。有些物料的切断操作,如:烃类原料人一段炉、加热炉(一段炉)燃料气(油)入炉、工艺空气人炉、吸收塔排液、氨分离器排氨等,在事故处理中均属重点、关键的操作,关闭阀门时都要做到迅速,并确保物料无泄漏。

      (6)压缩一透平机组发生故障一般应停机,必要时可紧急停机。机组停止运行后,要注意降温、降压速度,并启动盘车装置,保持润滑油压力。

      (7)事故处理中,作业人员应佩戴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具,注意保护人身安全。

      2.装置易发生的事故及其处理

      随着自动控制系统、安全故障控制系统的改进,设备制造、维修质量的提高,以及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合成氨装置生产运行中发生重大生产、设备事故已经比较少见。易发生的事故见表7—17。

    标签: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上一篇:尿素装置简介和重点部位及设备

    下一篇:聚丙烯装置危害因素及其防范措施

    分享到: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发表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