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加群交流 | 业务热线:023-63555815 | 手机浏览“手机浏览网站”
中元天

文章详情

班组安全生产激励方法

来源:转载2023/2/8 17:34:20

浏览:(102)  评论:(0

  • 摘要
  • 职业病网介绍-班组安全生产激励方法,来自安全措施。

      班组长在对班组进行安全管理过程中,仅仅做到身先士卒、当好表率是不够的,要带领班组成员齐心协力实施班组的安全生产目标,就要懂得激发和鼓舞班组成员的士气。这就需要班组长懂得使用班组安全生产激励机制。

      可以说,班组长对班组安全生产激励机制运用的好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班组安全生产的兴衰成败。

      那么,班组长如何正确使用安全生产激励机制?

      第一、把握激励的原则和形式。

      班组长在使用安全生产激励手段的过程中,应本着按需激励、公平公正的原则,坚持目标一致。

      班组长必须保证其所采取的激励手段能够将班组成员安全生产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并要因人而异,对不同的员工采取不同的激励手段。

      班组长应该注意降低激励成本,争取用最少的投入换取最好的效果。

      物质激励是当前企业班组安全生产中使用得非常普遍的一种激励模式。可是,却有很多班组在使用这种激励模式的过程中耗了不少成本,最终却没有达到预期目的,不仅没有提高班组成员安全生产的积极性,反而贻误了班组发展的契机。

      A是一名班组长,为了促进班组的安全生产工作,他也在班组中采取了物质激励模式。可是,实行了一段时间后,他发展不仅没能实现预期的景象,反而极大地打击了班组成员安全生产的积极性。为什么呢?他经过思索,找出了问题的根源——他为了避免班组成员之间产生矛盾,采取的是平均激励法。平均激励等于没有激励。

      其实,物质激励模式往往总是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弊端,相比较之下,精神激励往往能产生更为理想的效果。

      (续上)A找出了问题的根源之后,决定换一种激励方式。他在班组内设定安全生产的目标,实行“安全生产明星”评选机制。实行了一段时间后,他发现班组成员的安全生产的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班组安全生产工作也由此逐步迈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

      目标激励、荣誉激励、兴趣激励、参与激励等,对于班组成员来说,都是行之有效的精神激励方法。班组长应该懂得将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给合起来,才能真正调动班组成员安全生产的积极性。

      第二、掌握行之有效的激励技巧。

      班组长应该明白,激励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班组成员的安全工作积极性,但是影响班组成员安全工作积极性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工作性质、领导行为、个人发展、人际关系、报酬福利以及工作环境等,并且这些因素对于不同成员所产生的影响也不同。所以,班组长在制定激励措施时,就要充分考虑到班组成员的这种个体差异,实行差别激励,做到有的放矢。

      班组长应该明白,自己的行为是影响激励制度成败的重要因素。

      班组长自身就要做到廉洁、公平公正、经常与班组成员进行沟通、爱护和支持班组成员、为班组成员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工作环境,并通过展示自己的工作技术、管理艺术以及办事能力等,赢得员工对自己的尊重,以增强班组的凝聚力。

      注重激励的综合效果。

      班组长在对班组成员进行物质激励时,可以增加一些精神激励因素,这样就可以激起班组成员的荣誉感、成就感和自豪感,从而令激励效果倍增。

      注意激励的档次。

      激励档次的差距过小,就会失去激励作用;差距过大,就会超过贡献的差距,引发班组成员心理的失衡。

      所以,班组长应该尽量做到将激励与贡献划等号,让班组成员感受到公平、公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先进者有动力、落后者有压力。

      适度控制班组成员的期望值。

      在实施激励手段的前期,班组长应该注意提升班组成员的期望值,这样才能激发他们以积极的姿态投身于班组安全生产工作。

      当班组安全工作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就应及时地对班组成员进行鼓励,让他们下降的期望值重新升高,以使他们产生克服困难的信心。

      在激励的后期阶段,班组成员的期望值往往会偏高,班组长这时就应该想办法让班组成员冷静、客观,使他们的期望值下降到实际水平。否则,就会催生班组成员一系列的挫折心理与挫折行为。

      重视疏导班组成员的公平心理。

      用主观判断事物是人的天性。班组成员往往既关注物质激励的绝对值,也关注相对值,因此哪怕物质激励是公平的,他们的心理仍会存在疑虑。所以,班组长应该注重及时对班组成员的公平心理进行疏导,引导班组成员树立正确的公平观(没有绝对的公平、不要盲目攀比、不可按酬付劳)。

      适当地设立激励目标以及业绩考核尺度。

      班组长设立的激励目标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因为目标过高,容易降低班组成员的期望值,过低就会降低目标的激励效果。

      对于安全生产中的长期目标,班组长可将其分解为一系列阶段性安全生产目标,一旦班组成员达到阶段性安全生产目标,就及时对其予以奖励,并科学地建立起安全工作业绩考核体系,公正客观地对班组成员的安全工作业绩进行评价,以维持班组成员较高的士气,从而令安全激励收到满意的效果。

      正确把持激励的时机和频率。

      激励的时机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激励效果的好坏,激励的频率高低与否,都会削减激励的效果。因此,班组长必须以班组成员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对激励的时机与频率进行正确把持。

      总而言之,班组安全生产激励存在着各种不同形式,也有各种不同的激励技巧,更是有原则的。班组长要想安全生产激励受到预期的成效,就必须掌握安全生产激励的基本原则,结合本班组安全生产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形式,施以各种技巧。

    标签: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上一篇:班组安全管理—协调安全工作的结合点

    下一篇:班组安全管理—实施安全批评的“风雨雷电”

    分享到: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发表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