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疆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
![]() |
0991-4514959 报错 |
![]() |
新疆乌鲁木齐市南昌路403号 |
![]() |
周晓龙 |
![]() |
农药残留,兽药残留,化学元素,生物毒素,营养成分,质量指标 |
我要提问:【客服回复仅作参考!】
提交问题 、新疆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简称质标所)为财政全额拨款(公益一类)农业科研机构,成立于1982年,隶属于新疆农业科学院。
学科建设:质标所下设重金属污染及农产品营养研究室、药物残留研究室、环境评价与标准制修订研究室、生物安全与粮油品质研究室、棉纤维品质研究室、农产品质量安全及风险评估研究室、营养与功能因子研究室等7个研究室,重点开展以药物残留、重金属污染、病原微生物、真菌毒素等重点危害因子的风险监测、风险评估、风险交流等基础及应用研究工作,建立并逐步完善了农产品安全关键危害因子风险分析与全程控制、药物残留与重金属污染风险监测与预警、特色农产品营养与功能活性因子评价、产地溯源与确证以及生物安全风险评估等重点学科。
平台建设:质标所同时也是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乌鲁木齐)、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乌鲁木齐)、农业部棉花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乌鲁木齐)的依托单位,并于2014年获批自治区重点实验室“新疆农产品质量安全实验室”;并先后被授予农业部绿色食品定点检测机构、有机产品认证委托监(检)测机构、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品质鉴定检测机构、新疆农产品质量安全协会副会长单位、新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能培训基地等多个科研或检测服务平台资质。
条件与能力建设:质标所现建筑面积4080余平方米,拥有大中小型设备400余台套,总值约3700余万元,包括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高效液相色谱(HPLC)、气相色谱(GC)、气相色谱-质谱仪(GC/MS)、气相色谱-串联质谱仪(GC/MS/MS)、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LC/MS/MS)、氨基酸分析仪、棉纤维测定仪、电感耦合等离子耦合质谱仪(ICP-MS)等。具备对外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科学研究的良好科技创新条件,具备较强的科研检测综合服务能力。
团队建设:质标所现有专业科技人员70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38人,副高以上职称24人,其中研究员5人;自治区食品安全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委员各1名;自治区农业专家组委员1名,自治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协会副会长1名;新疆农业大学、石河子大学硕士生导师各1名,塔里木大学硕士生导师2名;全国无公害农产品评审委员会委员1名,《农产品质量与安全》编委1名;国家级计量认证/审查认可评审员1名,国家级食品质检机构评审员1名,农业部质检机构考核评审员7名,自治区资质认定评审员6名,自治区食品质检机构评审员2名;自治区标准制定委员会委员7名;自治区现代农牧业科研骨干人才培养、自治区科技英才培养等11名。
科研成果:多年以来,一直坚持检测、科研协调发展,以检测促科研、以科研带检测。尤其是近五年来,大力加强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建设,取得一定进展。先后承担执行国家、农业部等部委、自治区科技厅、农业厅等各类专项任务、科研课题、标准制修订等60余项:国家农产品(果品、蔬菜、生鲜乳等)质量安全风险评估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博士后基金项目、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风险监测)、新疆自治区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专项、自治区科技支疆项目、科技支撑项目、高技术项目、成果转化项目、公益性科研业务费专项等。近五年承担完成国家及地方标准等标准制修订8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项,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获得国家专利授权32项,软件著作权3项,出版专著3部,先后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论文90余篇。
在农业部、自治区各部门的亲切关怀及各省市兄弟单位的大力支持下,近几年来新疆农科院质标所正处于蓬勃发展期。今后,质标所将继续充分发挥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自治区农产品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部级质检中心等职责和功能,按照农业部和自治区的统一部署,围绕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学科及重点发展领域,不断提高硬件条件和科研服务水平,同时紧密结合区域特色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创建国内一流科研与检测相结合的综合性服务机构,为新疆乃至我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食品安全事业作出更多的努力和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