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成都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 |
![]() |
028-85367390 报错 |
![]() |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科技园武兴二路10号 |
![]() |
尹相余 |
![]() |
农药残留,兽药残留,化学元素,食品添加剂,生物毒素,非法添加物,有毒有害物质,营养成分,质量指标,保健食品功效和标志性成分,基因成分 |
问题:12345'"\'\");|]*
回复:
问题:JyI=
回复:
问题:1'"
回复:
我要提问:【客服回复仅作参考!】
提交问题 、一、基本情况
成都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以下简称“市检研院”)前身为成都市药品检验所,成立于1960年,目前院本部办公地址设在成都市武侯区武兴二路10号。市检研院历经多次机构整合组建而成,还加挂成都市食品安全监测预警数据中心、成都市药品药品检验所、成都市医疗器械及药品包装材料检验所牌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进口口岸药检所、国家食品检验复检机构、国家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工作组牵头单位。另设立龙泉分部及新都、郫县、邛崃3个检验分场所。
二、业务情况
负责国家及省市政府下达的辖区内食品、药品、保健食品、化妆品、流通环节食用农产品、风险监测及技术研究、标准制(修)订、技术服务及培训工作;承担经成都口岸进口药品的通关检验、注册检验和香港中成药注册检验;承担国家药典委员会下达的药品标准提高、标准复核及标准品制备与标定工作。2016年检验量达7万余件。
三、硬件设施
现有建筑面积26600 平方米,其中实验室面积约22000平方米,建有650 平方米动物实验房,100 平方米冷冻样品库房。拥有仪器设备仪器设备1800余台(套),原值2亿元,如液质联用仪、气质联用仪、等离子体质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全自动生化仪等大型精密仪器。
四、人员情况
人员编制275人,现有在职职工402人,高级职称77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1人),博士9人,硕士116人,拥有国家级专家9人,省级专家61人(其中2人为四川省科技与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聘请国(境)外知名技术专家10名。
五、质量管理体系
本院通过国家实验室认可、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全院共获得认可参数2068项,认证产品及参数5920项。
六、科研成果
近3年,主持或参与国家科技部课题2项;主持国家食药总局课题1项;承担国家质检总局立项课题6项。主持国家药典会下达的药典标准提高与复核研究50多项,其中主持制定的8个药品标准已获国家药典委认可,正式收入《中国药典》(2015年版);承担中检院下达的对照品标定与研究20项;2016年牵头制定“食品中氯酸盐和高氯酸盐的检测”“食品中高通量动物源性成分鉴定”两项国家总局食品补充检验方法;新获准参与“散装即食食品微生物限量标准”等2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定。
主持《四川省中药材标准》2010年版中17个药材标准建立。主持四川省科技厅支撑项目2项和省农业厅课题1项。参与《四川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修订。
承担市政府下达的食品安全风险研究课题29项;市科技局立项课题5项。开展香港注册中成药急毒、长毒研究90多项;承接高校与企业委托的新药标准起草50多项。同时开展食品药品标准和检验方法研究70多项。
在软科学课题研究方面,参与中检院科学检验子课题1项;参与成都市科技局立项课题2项;主持市委组织部党建课题1项。
协办了2016全国中药材及饮片性状鉴别培训会、“蛋白和肽类药物及诊断试剂研发与质控国际研讨会”、全球华人生物学家协会第11届双年会等重大会议。
七、平台建设
参与了国家基本药物互联互通平台和国家进口药品注册检验管理系统建设;参与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现场抽样电子录入系统和畜禽、水产品产业链测试共享服务平台建设;主持成都市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化平台建设。
八、国内外交流合作
2016年选派赴荷兰、澳门大学培训14人,2016年与中国计量院共建量值溯源研究联合实验室;联合科分院成功申报市科技局科技惠名项目——肉及肉制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预警平台,获资金支持100万元;2015年与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联合共建“食品药品安全检测与研究联合实验室”、“中药材检测与研究实验室”;与成都中医药大学共建中药学专业硕士实习基地;与郫县经科局共同组建“成都市川菜调味品产业质量检测技术服务中心”;2013年与香港、新加坡政府检测实验室达成交流协议;与成都中医药大学合作在成都市荷花池中药材市场建立了“中药材研究室”,传承中药鉴定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