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021-02-24
浏览:(798) 点赞:(2) 评论:()
职业病防治法中,用人单位应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定期对职场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评估要求,按照相关法律规范对职场进行检测和评估,明确企业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其浓度,分析其危害程度和对工人健康的影响,评估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其效果,对未达到职业病危害防护要求的系统或单位提出职业病控制措施的建议。
职业病防治法中,用人单位应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定期对职场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评估要求,按照相关法律规范对职场进行检测和评估,明确企业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其浓度,分析其危害程度和对工人健康的影响,评估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其效果,对未达到职业病危害防护要求的系统或单位提出职业病控制措施的建议。
职业病危害的三个来源因素:
1.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的作用,如炎热季节的高温辐射、寒冷季节因窗户关闭而通风不良等
(2)现场建筑和布局不合理,如有毒工段和无毒工段安排在现场
(3)不合理生产过程造成环境污染。
2.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
(1)化学要素:铅、苯系、氯、汞等生产性毒品
(2)物理因素:主要是高温、高湿度、低温等异常气压,如高气压、低气压等噪音和振动的非电离辐射,如可见光、紫外线、红外线、激光、射频辐射等,电离辐射等
(3)生物因素:动物毛上的炭蛆杆菌、布氏杆菌等森林脑炎病毒等传染病原体。
(4)粉尘,如矽尘、石棉粉尘、煤粉尘、有机粉尘等
3.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1)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劳动休息制度不合理等
(2)精神(心理)性职业紧张
(3)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无法合理安排适应劳动者身体状况的作业
(4)其他器官和系统过度紧张,视力紧张等
(5)长期处于不良体位或姿势,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进行劳动。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上一篇:职业噪声聋应如何预防?
延伸阅读
发表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