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020-12-19
浏览:(1216) 点赞:(20) 评论:()
细菌分离鉴定:1、标本:肠道外感染取中段尿、血、脓、脑脊液等,腹泻者取粪。2.分离培养和鉴定:粪便标本直接种植肠道杆菌选择培养基。血液先用肉汤增菌,再种血脂平板。其他标本可同时接种血脂平板和肠道杆菌选择性培养基。37℃孵化18-2
细菌分离鉴定:
1、标本:肠道外感染取中段尿、血、脓、脑脊液等,腹泻者取粪。
2.分离培养和鉴定:粪便标本直接种植肠道杆菌选择培养基。血液先用肉汤增菌,再种血脂平板。其他标本可同时接种血脂平板和肠道杆菌选择性培养基。37℃孵化18-24小时后,观察菌落涂染色镜检查。采用一系列生化反应进行鉴定。肠病性肠杆菌应首先进行血清学定型试验。必要时检查肠霉毒素。泌尿系统除确定肠杆菌外,还应计数,每毫升尿液含菌量≥10万时,才有诊断价值。卫生细菌学检查,大肠杆菌随粪便排出体外,污染周围环境和水源、食品等。取样检查时,样品中大肠杆菌越多,样品越严重污染粪便,样品中有肠道病菌的可能性也越高。
因此,应对饮用水、食品和饮料进行卫生细菌学检查。
1、细菌总数:检测每毫升或每克样品中含有的细菌数,采用倾注培养计算。中国规定的卫生标准是每毫升饮水中的细菌总数不得超过100个。
2、大肠菌数指数:每立升中大肠菌群数,采用乳糖发酵法检测。中国的卫生标准是每1000毫升饮用水不得超过3个大肠菌群。瓶装蒸汽水、果汁等每100毫升大肠菌群不得超过5个。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延伸阅读
发表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