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022-12-10
浏览:(0) 点赞:(0) 评论:()
电子行业、印刷、家具制造、制鞋、五金行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一、电子行业
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1.铅:焊锡、装配工序可接触铅
职业性慢性铅中毒早期可出现乏力、肌肉关节酸痛,严重者可出现腹痛、贫血等症状。随着病程进展,可累及神经、造血、消化等系统以及肾脏受损。
2.有机溶剂:生产中使用的白电油、元件清洁剂、胶水、天那水等均含各种有机溶剂如苯、甲苯、二甲苯、丙酮、三氯乙烯、正已烷及各种酯类化合物等。苯类化合物、三氯乙烯、正已烷中毒事件时有发生。3.物理因素: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噪声、紫外辐射、高频电磁场对接触者的健康可能产生损害。
4.其它有害因素:流水线作业的心理紧张、超微行业视觉疲劳以及持续不良操作体位等对工人健康的影响亦不容忽视。
防护要点
1.加强作业场所的通风除毒、减噪隔音、屏蔽。
2.使用防毒面罩、手套、眼镜、耳塞等防护用品。3.发生急性职业中毒事故时,应立即采取应急救援和控制措施。
二、印刷
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印刷过程中从油墨的调制、印刷、洗板、切纸、钉书等环节均可产生多种职业病有害因素,但最引人关注的是印刷行业中易患“脚软病”。在印刷过程中,工人常用“白电油”清洗印板,而“白电油”的主要成分是正已烷。
正已烷具有高挥发性和高脂溶性,并有蓄积作用。急性毒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对皮肤黏膜有刺激作用。长期接触正已烷的工人可发生周围神经病,早期表现为跑动或上楼无力,严重者可出现肌肉萎缩、下肢瘫痪。
防护要点
1.作业场所要安装通风除毒装置,工人配戴防毒口罩作业。
2.“白电油”清洗液储存罐(桶)要加盖,粘有“白电油”的抹布用后要集中存放于密闭的容器中。
3.有多发性周围神经病的患者应早脱离接触,及时治疗。
三、家具制造
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1.木尘:在锯木、刨木过程中均可产生大量的木尘,吸入粉尘后,可能引起气管哮喘、过敏性肺炎;长期吸入可致慢性呼吸道炎症,严重者可出现肺纤维化改变。2.有机溶剂:在家具制造中使用大量的胶合板或某些涂料,常温下就有甲醛、酚类等有害物质逸出,工人接触可引起眼、鼻、咽喉等刺激症状。在油漆或喷油作业中所使用的稀释剂含有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机溶剂,其中以苯的毒性最大。短时间内吸入大量的苯可出现以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性麻痹为特征的全身性症状,慢性苯中毒者,主要是造血系统受损害,严重者可导致白血病。
3.噪声:在锯、刨木材时可产生强度较大的噪声而影响工人的听觉器官。
防护要点
1.木加工工序扬尘点要有通风除尘设施,工人要戴防尘口罩和防噪声耳罩(塞)作业。
2.油漆车间的喷漆、刷漆及浸漆作业点应安装排气罩或喷漆抽气柜等设备,密闭化生产。
四、制鞋
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制鞋工种繁多,工人在粘合和清洁鞋面时均使用多种溶剂,因不注意卫生防护而发生苯中毒及“制鞋匠麻痹症”(正己烷中毒)、1.2—二氯乙烷中毒等事件而引起广泛的关注。
其中苯是一种致癌物,短时间内吸入大量苯蒸气可导致急性中毒,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甚至昏迷抽搐等症状;慢性接触者,最主要是导致造血系统损害,晚期可发展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甚至可引起白血病。“制鞋匠麻痹症”是工人接触正已烷而引起的周围神经损害。而1.2—二氯乙烷中毒则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防护要点
1.用无毒或低毒物质代替苯。
2.安装通风除毒设备。
3.加强职业卫生知识宣传教育。
五、五金行业
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五金机械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噪音是最常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长期在强噪声环境下作业可造成听力下降。
部分企业使用三氯乙烯清洗工件表面以达到脱脂、去油污目的。接触者急性中毒可产生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部分敏感者在初次接触三氯乙烯20天左右,出现发热、全身皮疹或大疱等皮肤损害,同时可合并严重的肝肾损害,死亡率高。
防护要点
1.改进工艺,采用吸声、消声、隔声等措施控制声源,工人戴防噪声耳塞(罩)作业。
2.以无毒或低毒物质替三氯乙烯,加强作业场所的通风除毒措施,工人应戴活性碳防毒口罩作业。3.对三氯3.乙烯敏感的个体易发生药疹样皮炎。初次接触三氯乙烯者在前3个月内如出现类似感冒样的症状或皮疹,应立即停止接触并密切进行医学观察。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上一篇:煤矿职业病危害整改措施范本
延伸阅读
发表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