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ON PROBLEM

  • 拓展阅读
  •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价

    作者:职业病网 时间: 2019/4/16 17:55:32

      介绍了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的基础知识以及常见行业识别概要,根据咱们职业病防治管理体系的计划(职业病防治管理体系漫谈),本期主题是“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价”,小防会给大家介绍风险评价的基础知识、我国风险评价方法以及国外常用风险评价方法介绍,与大家共同学习。


      基本概念


      危害(Hazard):指潜在的、可引起伤害的事物。


      风险(Risk):暴露于危害时,可能产生伤害的几率,以及可能的伤害程度。


      风险评价(Risk assessment):针对产生危害的工作场所的作业人员所进行的有关健康安全风险的评估过程,即系统地衡量各项使作业人员暴露于健康危害的因素、判定相应的风险,以及有系统地考虑有关消除或减轻这些风险所需的措施。


      背景介绍


      国外工作场所普遍采用风险评价与管理体系:


      美国、欧盟、英国、罗马尼亚、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国香港/台湾


      我国风险评价与管理体系:


      GBZ/T 230-2010《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GBZ/T 229-2010《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含生产性粉尘、化学物、高温和噪声的作业分级


      GBZT 298-2017《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技术导则》,针对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的风险评估


      评价目的


      1、辨识工作场所中存在的危害,并评估危害所造成的相关风险,以便决定必要的措施。


      2、评估风险,以便选择最适当的设备、化学物料或所采用的作业方式、工作场所配置及内部组织规划。


      3、根据评估结果决定控制措施的优先顺序。


      4、确保依据风险评价结果所采取的预防措施、作业方式、生产方式的有效落实。


      评价框架


      1、危害识别


      2、危害特征评估


      3、接触评估


      4、风险特征描述


      危害识别


      发现、确认、描述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职业危害的过程,其任务是识别工作场所存在的化学有害因素及其对接触职业人群是否引起职业性损伤,以及损伤发生的条件,亦即识别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接触化学有害因素的种类、接触途径和操作方式等情况。


      危害特征评估


      通过分析化学有害因素的流行病学、自身特性、毒理学(包括体外实验和动物实验)等资料,掌握化学有害因素接触剂量与劳动者健康效应之间的关系,确定危害等级的过程。


      接触评估


      确定劳动者接触化学有害因素剂量及接触情况的过程,为准确评估每位劳动者的接触水平,可根据工作任务、工艺流程、工作岗位等建立相似接触组,选取各组有代表性的劳动者进行接触评估。


      风险特征描述


      通过对危害特征评估和接触评估的结果分析,确定风险等级的过程,并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评价流程


      1、建立风险评价计划


      2、构架评估,决定策略


      3、资料收集:环境/工作内容/作业人数/以往经验


      4、危害辨识;辨识可能受到风险波及的人员;辨识可能受到波及人员的暴露型态。


      5、评估风险:可能的伤害/严重伤害的实际发生机率/预防措施存在哪些不足、现行措施是否充分。


      6、研究去除或控制风险的方案


      7、决定优先顺序并决定控制措施


      8、实施控制


      9、记录评价结果


      10、有效性评价


      11、审查:定期确定评估是否有效,是否需要修正等


      12、监督风险评价计划的实施


      评价原则


      1、当风险无法完全去除时,应尽力降低风险等级,并控制剩余风险。


      2、当工作场所发生改变,如:采用新生产工艺、新设备或原物料可能影响风险等级时,应重新进行风险评价。


      3、进行任何风险评价与后续的风险去除或风险控制作业时,必须确保不会发生风险转移。


    CopyRight2007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版权所有:中国职业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