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ON PROBLEM

  • 拓展阅读
  • 2019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宣传资料与活动方案

    作者:职业病网 时间: 2019/4/11 17:34:06



      安全第一,让生活更美好!2019年是第17个全国《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为了普及职业卫生知识,宣传职业病防治法,我国将每年4月的最后一周确定为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安全对于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企业来说都是首要大事,保证安全才能让生产、生活稳步持续的发展。


      历年主题:


      2003年:职业病防治是企业责任


      2004年:尊重生命,保护劳动者健康


      2005年: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


      2006年:保护劳动者职业健康权益,构建和谐社会


      2007年:劳动者健康与企业社会责任


      2008年:工作、健康、和谐


      2009年:保护农民工健康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2010年:防治职业病造福劳动者——劳动者享有基本职业卫生服务


      2011年:关爱农民工职业健康


      2012年:防治职业病,爱护劳动者


      2013年:防治职业病,幸福千万家


      2014年:防治职业病,职业要健康


      2015年:依法防治职业病,切实关爱劳动者


      2016年:健康中国,职业健康先行


      2017年:健康中国,职业健康先行


      2018年:健康中国,职业健康先行


      2019年职业病宣传周主题:健康中国,职业健康同行


      2019年4月25日至5月1日是第17个《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


      第17个《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就要到了,为您整理了一份如何搞好宣传周活动的方案,为您提供一个完美的流程使活动效果最大化。


      一、《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由来


      2001年10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下简称《职业病防治法》)经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正式审议通过,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为搞好《职业病防治法》宣传活动,卫生部决定从2002年起,每年4月最后一周为《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


      二、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工作方针,以广泛宣传《职业病防治法》为主要内容,以保护从业人员身体健康为根本目的,提高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面提高全民健康意识,特制定2019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实施方案。


      三、推荐活动方案


      (一)集中组织开展《职业病防治法》学习活动


      于2019年4月25日至5月1日集中组织开展《职业病防治法》学习活动,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组织干部职工全员参与的方式,围绕宣传主题,按照常见职业病防治特点,承担的职业病防治工作职责,以产生职业病危害严重、劳动者较集中的粉尘作业、电焊作业等为重点,深入开展宣传和服务活动。


      (二)活动现场的布置


      紧紧围绕《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主题,组织相关部门和单位,在当地广场、公园、企业、社区、学校、农村等人员密集型公共场所广泛张贴职业病安全知识宣教品,营造浓厚学习氛围。


      1、悬挂《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主题横幅


      2、张贴职业病防治标语


      3、摆设职业病防治知识宣教挂图等宣传画


      4、发放职业病防治知识宣教小手册、读本、宣传单等学习资料


      5、周边陈列职业病防治知识的展板、易拉宝、支架等


      (三)组织海洋之神培训


      要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病防治培训工作,培训内容包括:《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劳动者应当依法享有的职业卫生保护权利,职业病患者的工伤保险待遇,常见职业病防治科普知识。


      四、2019《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宣教用品推荐


      《职业健康危害辨识与预防知识宣教挂图》


      《高危粉尘、高毒作业场所职业安全卫生图文精解》


      《个体防护知识学习读本》


      《职业健康危害辨识与预防》宣传单


      《职业健康危害辨识与预防知识宣教挂图》


      《职业健康危害辨识与预防知识宣教挂图》


      尘肺病防治知识百问百答


      工伤事故与职业病预防宣传培训教材


      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三同时”--安全生产培训海洋之神系列片


      危险化学品从业人员作业安全要求与职业病预防


      职业病典型案例分析与预防


      防毒半面具(硅胶)


      3M抛弃型耳塞


      3M口罩9001V


      8515经济型焊接防尘口罩


      职业防治法对用人单位应采取的职业病管理


      用人单位应当采取下列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


      (一)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二)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


      (三)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四)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


      (五)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


      (六)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含聘用合同,下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用人单位必须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并为劳动者提供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用人单位应当保障职业病病人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安排职业病病人进行治疗、康复和定期检查。


      用人单位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应当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


      用人单位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应当给予适当岗位津贴


      ......


      劳动者享有下列职业卫生保护权利:


      (一)获得职业卫生海洋之神、培训;


      (二)获得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疗、康复等职业病防治服务;


      (三)了解工作场所产生或者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后果和应当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


      (四)要求用人单位提供符合防治职业病要求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改善工作条件;


      (五)对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以及危及生命健康的行为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


      (六)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进行没有职业病防护措施的作业;


      (七)参与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工作的民主管理,对职业病防治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用人单位应当保障劳动者行使前款所列权利。因劳动者依法行使正当权利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的,其行为无效。


      职业病病人除依法享有工伤保险外,依照有关民事法律,尚有获得赔偿的权利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赔偿要求。


      劳动者应当学习和掌握相关的职业卫生知识,增强职业病防范意识,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应当及时报告。


      ......


      职业防治基础知识


      问


      什么是职业病


      答


      undefined


      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问


      我国法定的职业病种类有哪些?


      答


      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问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目的和意义?


      答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问


      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方针政策


      答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问


      什么是三同时制度?


      答


      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问


      劳动者应当在哪种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


      答


      用人单位所在地、本人户籍所在地或者经常居住地依法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


      问


      发生或者可能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时,用人单位应当立即采取应急救援和控制措施,并及时报告什么部门?


      答


      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


      问


      对遭受或者可能遭受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进行哪些措施?


      答


      及时组织救助、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


      问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内容?


      答


      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职业病诊疗等有关个人健康资料。


      问


      职业健康监护中健康检查的种类有哪些?


      答


      职业健康监护健康检查分为五类:


      上岗前检查;


      在岗期间定期检查;


      离岗时检查;


      应急健康检查;


      离岗后随访医学检查。


      问


      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用人单位应当如何告知劳动者本人?


      答


      书面告知劳动者本人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问


      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谁来承担?


      答


      用人单位。


      问


      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职业卫生培训有哪两种形式?


      答


      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


      问


      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职业卫生培训应当包括哪些内容?


      答


      普及职业卫生知识,督促劳动者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似乎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问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含聘用合同)时,应当将与职业病危害相关的哪些内容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答


      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


      问


      警示标示应当包含哪些内容?


      答


      设备性能、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安全操作和维护注意事项、职业病防护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


      问


      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的工作场所,用人单位应当采取哪些措施?


      答


      设置报警装置,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车里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


      问


      用人单位应当采取哪些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


      答


      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


      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


      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


      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是故应急救援预案。


      问


      什么是职业禁忌?


      答


      职业禁忌,是指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病危害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者病理状态。


      问


      当事人对职业病诊断有异议可以申请鉴定吗?


      答


      当事人对职业病诊断有异议的,可以向作出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所在地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申请鉴定。如果当事人对设区的市级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向省、市、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再鉴定。


      问


      在进行职业病诊断、鉴定时,用人单位应提供哪些资料?


      答


      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提供职业病诊断、鉴定所需的劳动者职业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等资料;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监督检查和督促用人单位提供上述资料;劳动者和有关机构也应当提供与职业病诊断、鉴定有关的资料。


      问


      用人单位可否与疑似职业病病人解除劳动合同?


      答


      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安排对疑似职业病病人进行诊断;在疑似职业病病人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不得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医学观察期间的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问


      用人单位应当保证职业病病人的哪些待遇?


      答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安排职业病病人进行治疗、康复和定期检查。用人单位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应当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用人单位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应当给予适当岗位津贴。


      问


      尘肺病人有哪些临床表现?


      答


      临床表现主要有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四大症状,此外一些病人可有喘息、咳血以及某些全身症状。尘肺病人即使在咳嗽很少情况下,也会有咳痰,煤工尘肺病人痰多为黑色,其中可明显看到有煤尘颗粒。几乎每个尘肺病人或轻或重有胸痛,胸痛部位不固定,多为局限性,一般为隐痛、胀痛、针刺痛等。


      问


      尘肺病分为几期?


      答


      尘肺病诊断标准将尘肺分为一期尘肺、二期尘肺和三期尘肺。


      问


      尘肺病会传染给他人吗?


      答


      不会。但由于尘肺病人发生某些具有传染性的合并症(如活动性肺结核),有可能传染肺结核。


      问


      粉尘作业的职业禁忌证?


      答


      有以下疾病者不得从事接尘作业:活动性肺结核病;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间质性肺病;伴肺功能损害的疾病。


      问


      苯、甲苯、二甲苯等苯系物的职业禁忘证有哪些?


      答


      (1)血常规异常者:


      ①细胞计数<4.5×109/L血小板<8×1010/L;


      ②红细胞计数(男)<4×1012/L,(女)<3.5×1012/L,或血红蛋白定量(男)<120g/L,(女)<110g/L;


      (2)造血系统疾病:如各类型的贫血、白细胞减少症、粒细胞缺乏症、血红蛋白病、血液肿瘤、凝血障碍疾病等;


      (3)脾功能亢进。


      问


      防尘口罩用多久需要更换?


      答


      取决于接尘环境粉尘浓度、每个人的使用时间、各种防尘口罩的容尘量以及使用不同的维护方法等,没有统一规定的具体更换时间。


      问


      棉纱口罩是否起到防尘作用?


      答


      纱布口罩不得做防尘口罩使用。


      问


      尘肺病预防的关键是?


      答


      最大限度防止有害粉尘的吸入。


      问


      职业危害申报工作实行什么管理方式?


      答


      属地分级。


      问


      职业健康监护工作中劳动者应履行的义务?


      答


      (一)劳动者应当学习和掌握相关的职业卫生知识。


      (二)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


      (三)正确使用、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四)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应当及时报告。


      问


      职业健康监护工作中劳动者的权利?


      答


      (一)获得职业卫生海洋之神、培训;


      (二)获得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疗、康复等职业病防治服务;


      (三)了解工作场所产生或者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后果和应当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


      (四)要求用人单位提供符合防治职业病要求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改善工作条件;


      (五)对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以及危及生命健康的行为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


      (六)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进行没有职业病防护措施的作业;


      (七)参与用人单位职业。


      问


      职业健康监护资料的应用是什么?


      答


      (1)健康监护资料只能用于保护劳动者健康的目的,应该遵循医学资料的保密性和安全性的原则,防止资料的滥用和扩散。


      (2)劳动者有权了解自己的健康资料,并有权得到资料的复印件。


      (3)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必须以适当的方式向用人单位、劳动者提供和解释个体和群体的健康信息。


      (4)在应用健康监护资料评价劳动者对某一特定作业或某类型工作是否适合时,应首先建议改善作业环境条件和加强个体防护,在此前提下才能评价劳动者是否适合该工作。同时劳动者健康状况和工作环境都在随时发生变化,所以判定是否适合不应该只是一次性的。


      问


      职业健康检查结果的处理


      答


      (1)对有职业禁忌证的劳动者应当调离或暂时脱离原工作岗位;


      (2)对健康损害可能与所从事的职业相关的劳动者,应当妥善安置;


      (3)对需要复查的劳动者,应当按照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要求的时间安排其复查和医学观察;


      (4)对疑似职业病病人应当按照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建议安排其进行医学观察或职业病诊断;


      (5)对发现有职业病损害的岗位,应当改善劳动条件,加强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


      问


      上岗前健康检查的目的是什么?


      答


      上岗前健康检查的主要目的是发现有无职业禁忌证,建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员的基础健康档案。上岗前健康检查均为强制性职业健康检查,应该在开始从事有害作业前完成。


      问


      在岗期间定期健康检查的目的是什么?


      答


      早期发现职业病病人或疑似职业病病人或劳动者的其它健康异常改变;及时发现职业禁忌证。通过动态观察劳动者群体健康变化,评价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控制效果。


      问


      化学品侵入人体的主要途径?


      答


      皮肤渗入、呼吸道吸入、食入。


      问


      危化企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哪些?


      答


      粉尘、化学毒物、物理因素。


      问


      什么叫噪声?


      答


      物理角度——杂乱无章的声音。


      心理学角度——主观的,引起人烦躁讨厌的声音。


      环境保护角度——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凡是人们在某些场合“不需要的声音”。


      问


      苯公司存在哪些职业危害因素


      答


      乙酸、苯、甲苯、异丙醇、乙酸乙脂、乙腈甲醇、二氯甲烷、丙酮正己烷、丁醇氰化物、氰化氢、氨、氯化氢及盐酸、硫化氢、硫酸、氢氧化钠、异丙胺、环氧氯丙烷、氢氧化钾、碳酸钾、氯甲酸乙脂、N,N-二甲基甲酰胺、活性炭粉尘、其它粉尘,噪声等。


      问


      工人接触苯及苯系物有哪些危害?


      答


      苯及苯系物的急性中毒主要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损害,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轻者表现为头晕、恶心、胸闷和乏力等症状,严重的出现昏迷,甚至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长期接触苯可引起骨髓与遗传损害,血象检查可发现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全血细胞减少与再生障碍性贫血,甚至发生白血病。


      问


      什么是苯中毒?


      答


      苯中毒是指在苯的生产或使用中,由于吸入高浓度苯蒸气或长期吸入低浓度苯而引起粘膜刺激症状、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造血系统症状为主的急慢性中毒。


      问


      工人接触噪声有哪些危害?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


      答


      1)长期接触噪声会出现听觉敏感度下降、听力阈值升高、语言接受和信号辨别力变差,严重时可导致职业性噪声聋。长期接触噪声还可能引发消化不良、呕吐、头痛、血压升高、失眠等全身性病状。


      2)工业企业的生产车间和作业场所根据国际【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规定的噪声容许值为85db(a)


      问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适用领域?


      答


      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职业病防治活动。


      问


      什么是职业性中暑?


      答


      职业性中暑是在高温作业环境下,由于热平衡和(或)水盐代谢紊乱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和(或)心血管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


      问


      如何预防中暑?


      答


      (1)中午前后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多喝水注意防暑降温。


      (2)白天出门最好打伞、带帽子。


      (3)要充分饮用凉开水、饮料,并加少量盐,以补充体内盐分。


      (4)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


      (5)室内要有良好的通风。


      (6)积极治疗各种原发病,增加抵抗力,减少中暑诱发的因素。


      (7)可随身备有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清凉油等。


      (8)多食含钾食物,如海带、豆制品、紫菜、土豆、西瓜、香蕉等。


    CopyRight2007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版权所有:中国职业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