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ON PROBLEM

  • 常见问题
  • 什么是职业病危害因素?怎么预防?

    作者:职业病网 时间: 2018/5/14 15:27:11

            广东省全省职业病发病占前3位的为尘肺病(39%),职业性噪声聋(33%),职业中毒(11%)。

      1

      职业性有害因素

      职业性有害因素又称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指生产工作过程及其环境中产生和(或)存在的,对职业人群的健康、安全和作业能力可能造成不良影响的一切要素或条件的总称。

      (一)生产工艺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1.化学因素

      (1)生产性毒物。如铅、苯、汞、一氧化碳、有机磷农药等。

      (2)生产性粉尘。如矽尘、煤尘、水泥尘、石棉尘、有机粉尘等。

      2.物理因素

      (1)异常气象条件。如高温、高湿、低温等。

      (2)异常气压。如高气压、低气压。

      (3)噪声、振动。

      (4)非电离辐射。如紫外线、红外线、射频辐射、微波、激光等。

      (5)电离辐射。如α、β、γ、X射线等。

      3.生物因素

      如炭疽杆菌、布氏杆菌、森林脑炎病毒等传染性病源体。

      (二)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1.劳动组织和劳动休息制度不合理。

      2.劳动过度精神(心理)紧张。

      3.劳动强度过大,劳动安排不当,不能合理安排与劳动者的生理状况相适应的作业。

      4.劳动时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如视力紧张等。

      5.长时间用不良体位和姿势劳动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劳动。

      (三)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的作用。如炎热季节的太阳辐射。

      2.厂房建筑或布局不合理。如有毒与无毒的工段安排在同一车间。

      3.来自其他生产过程散发的有害因素的生产环境污染。

      1

      职业病防治预防原则

      一级预防,亦称病因预防:即从根本上消除和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止职业病的发生。

      1、 技术措施:以无毒物质代替有毒物质;使用远距离操作或自动化、半自动化操作,防止有害物质跑、冒、滴、漏;加强通风、除尘、排毒措施。

      2、 组织措施:合理组织、安排劳动过程,建立、健全劳动制度,贯彻执行国家制定的卫生法规。

      3、 卫生保健措施:做好就业前体格检查;做好卫生宣传、健康教育;注意平衡膳食和保健食品供给;加强锻炼,提高机体抵抗力。

      二级预防,又称临床前期预防:即通过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防治病损的发展。

      1、 对职业接触人群,开展普查、筛检、定期健康检查、明确诊断,及时治疗。

      2、 定期对生产环境进行监测,发现问题立即采取防治对策。

      三级预防,又称临床预防。使患者在明确诊断后,得到及时、合理的处理,防治疾病恶化及复发,防止劳动能力丧失。对慢性职业病患者,通过医学监护、预防并发症和伤残。通过功能性和心理康复治疗,做到病而不残,残而不废,达到延长寿命的目的。


    CopyRight2007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版权所有:中国职业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