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式职业健康资讯/需求/服务平台! 新闻站 | 需求服务大厅
您现在的位置:职业病网> 知识百科内容
文章 内容

职业性铍病症状以及预防

来源:职业病网

时间:2018/4/4 14:52:12

  • 摘要
  • 铍病是接触铍及其化合物所致的以呼吸系统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短期内吸入高浓度铍或其化合物后,引起以急性呼吸道化学性炎症为主的病变,

           铍病是接触铍及其化合物所致的以呼吸系统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短期内吸入高浓度铍或其化合物后,引起以急性呼吸道化学性炎症为主的病变,称急性铍病,接触铍及其化合物后,经一定的潜伏期发生以肺部肉芽肿和肺间质纤维化为主的病变,称慢性铍病。

      哪些行业会接触铍

      铍是一种稀有金属,具有质轻、坚硬、耐腐蚀、耐高温、 不易生锈、 不受磁力影响的特性。 由于具有优良的物理、机械等性能,因此用于导弹、卫星、原子能等尖端技术领域。

      工业上常用的铍化合物有氧化铍、氢氧化铍、氟化铍、氯化铍和硫酸铍等。生产中接触铍及其化合物的行业及工种有:

      用铍制造铍合金,制造电讯电气、电子零件、航空、电子计算机、飞机发动机零件,铍化合物用于原子能反应堆中子减速剂、反射体材料、火箭、航空工业中用于散热、吸热装置。另外耐高温的陶瓷制品、耐火材料、电子电气以及宇宙航行等工种均可接触铍及其化合物。

      铍对机体的毒性

      铍主要以粉尘、烟雾的形式经呼吸道进入体内,水溶性较强的铍化合物,如氟化铍、硫酸铍等可被肺间质血管或淋巴管吸收;难溶性的铍化合物,如氧化铍则为巨噬细胞所吞噬,部分随痰排出,部分进入肺间质。铍经消化道吸收量极微,随粪便排出。铍不能经完整的皮肤侵入人体,但由外伤污染的铍及其化合物,可引起局部组织病变,也可吸收至全身。进入体内的铍,大部分与血液中蛋白结合,小部分形成磷酸铍或氢氧化铍,运送至各器官组织。进入体内的铍可由尿排出,但排泄缓慢,可长达数年甚至十数年。铍的难溶性化合物,如氧化铍吸入后,从肺中排出很慢,几乎常年蓄积于肺。铍可通过胎盘屏障,但难以透过血脑屏障。

      铍及其化合物的毒性,一般可溶性铍的毒性较强,难溶性铍毒性较弱。呼吸道吸入毒性较强。在铍化合物中,以氟化铍和氧化铍的毒性最强。低温煅烧的氧化铍进入体内后,可直接引起慢性铍病。金属铍引起慢性铍病是因为表面有一层薄的氧化铍,吸入这层氧化铍能引起慢性铍病。

      急性铍病是非特异性的呼吸道化学性炎症及全身中毒,包括皮炎、结膜炎、支气管炎和铍化学性肺炎、肺水肿,伴有器官组织的中毒性损害。慢性铍病是以病变组织非干酪性肉芽肿形成为病理特征的多系统损害,以肺部病变最为严重,也可侵害肺外的器官系统,如皮肤、肝脏、淋巴结和肌肉、甚至骨髓。慢性铍病的发生与异常的免疫过程有关。

      铍中毒的症状

      由于铍的致病机制并非完全由其直接毒性所引起,变态反应为其主要原因,如短期吸入一定量的可溶性铍盐可致急性化学性肺炎,而长期吸人小量金属铍尘或难溶性铍盐则可引起肺内肉芽肿,并使肺癌的发生率亦有所增加,故铍所造成的疾病近年多不称作“铍中毒”,而称为“铍病”。

      急性铍病

      急性铍病主要因吸人大量可溶性铍化合物,如氟化铍、氧氟化铍、硫酸铍等粉尘所致,可引起化学性呼吸道炎、化学性肺水肿及全身毒性反应。吸入后一般经3~6h潜伏期,可出现咽痛、咳嗽、气短、胸闷、胸痛等呼吸道刺激症状,两肺可闻及干、湿啰音,X射线胸片显示肺纹理增多。重者可有“金属烟雾热”样表现,如头痛、头晕、全身酸痛、乏力、畏寒、发热,体温达39℃,常可持续3~7天,伴明显胸闷、气憋、咳嗽、胸痛、咳痰,甚至有血痰、呼吸急促、心悸、紫绀,肺内出现散在湿啰音,X射线胸片显示肺内有絮状或点片状阴影,肺门增大;此时肝脏亦可肿大压痛,甚至出现黄疸;实验室检查可见WBC总数及嗜酸细胞增多,血清谷丙转氨酶(AST或称ALT)及胆红素增高,尿铍亦明显增高。

      若吸人难溶性铍化合物,如氧化铍,发病常较迟,潜伏期可达2~3个月,临床表现亦呈亚急性过程,逐渐加剧。

      慢性铍病

      慢性铍病多因长期接触低剂量难溶性铍化合物,主要是金属铍、氧化铍等所引起,潜伏期较长,可为数月、数年甚至十余年,但妊娠、分娩、手术、呼吸道感染、吸入刺激性气体等均可成为发病诱因而使潜伏期缩短。其主要临床症状为体弱、乏力、食欲不振、消瘦、抗病力减弱、胸闷、胸痛、咳嗽、气短,还可有头晕、头痛、失眠、低热、肝区胀痛、腹胀、腹泻;早期体征不明显,而后肺内可出现哕音,并有桶状胸、紫绀及端坐呼吸等右心衰竭表现;部分病人可并发肾结石。

      特异性免疫指标检查是慢性铍病的重要诊断依据。常用指标有:①铍皮肤斑贴试验。有资料表明,慢性铍病患者的阳性率可达99%以上;慢性铰病观察对象的阳性率约为22%,铍接触者为4.3%,无铍接触史者及矽肺病人的阳性率仅为2.2%。②以铍为抗原的淋巴细胞转化试验。慢性铍病患者的阳性率可达77%~80%,铍接触者仅为6%,无铍接触史者为阴性。③以铍为抗原的白细胞移动抑制试验。其阳性率可随胸部病变的进展而增高,慢性铍病患者的阳性率可达97%以上。上述指标对鉴别慢性铍病和肺内其他性质的纤维化及肉芽肿尤有重要价值。

      皮肤直接接触

      铍对皮肤有特殊损伤作用。皮肤接触金属铍或其盐类均可引起接触性皮炎或过敏性皮炎,常见于初接触铍1~2周左右发病,夏季发病率较高,主要为周身尤其是暴露部位及潮湿部位如面部、颈部、手背、大腿内侧、阴囊等出现红色小丘疹,常融合成片,红肿瘙痒,有些起小水泡,脱离接触后数日即可逐渐消退,不留痕迹。可溶性铍化合物污染皮肤疮口则可致皮肤溃疡,创面不易愈合,并会向深部发展,创面周边则因组织增生而隆起,使该处呈“鸟眼状”。金属铍或难溶性铍盐进入皮肤则可引起皮肤肉芽肿,局部肿胀疼痛,有时可发生破溃,形成溃疡。

      应急处置

      现场救治

      急性铍病患者应立即脱离铍接触,淋浴换衣,卧床休息,避免体力活动;可给止咳、祛痰、解痉、镇静等药物;可给常规吸氧及抗感染治疗。特效药物为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开始静脉滴注或肌肉注射,然后改为强的松口服,症状改善后逐渐减量。

      治疗原则

      慢性铍病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糖皮质激素可有效控制病情发展,但需长期维持,如口服强的松疗法,一般三个月为一疗程,再视病情改善情况逐渐减量,最后以小剂量长期维持。

      铍性皮炎患者应立即停止接触铍,洗净皮肤,局部用2%硼酸及0.1%雷佛奴尔交替湿敷,急性期后可用激素软膏,全身可使用抗过敏药及钙剂。铍性溃疡应注意清创,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10%鱼肝油软膏或中药生肌消炎膏。皮下肉芽肿则应行手术切除,以助早期愈合。

      其他处置

      劳动能力鉴定:慢性铍病一经确诊,则应调离铍作业及粉尘作业,定期复查,轻者可安排轻工做,重者应安排休养或住院治疗。

      急性铍病经治疗后,原则上不得再从事铍作业,定期体检。

      预防措施

      采用自动化、密闭化和机械化作业,减少工人与铍的直接接触;

      铍加工时,应有吸风装置,风速不得低于每秒种2.6米;

      通风排毒系统应有净化设施,防止污染周围大气;

      定期监测生产场所空气中铍浓度(国家最高容许浓度为1μg/立方米);

      作业工人应该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

      工作后淋浴,生产场所不准进食、吸烟和饮水;

      定期体验(每年不少于一次),项目应包括病史、体格检查、X线胸片、肺功能等;有条件可检测尿铍及特异免疫学指标;

      铍作业就业禁忌证为各种过敏性疾病,严重的心、肺、肝肾等脏器疾病和皮肤病。


    上一篇:GBZ 67-2015 职业性铍病的诊断

    下一篇:铬鼻病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分享到:

    相关阅读

    • 我想看病,职业病网可以帮我联系的可靠实惠的医院吗?

      点击进入:知名医院排行

    • 职业病网可以帮我联系到资深的专家吗?

      点击进入:知名专家推荐

    • 我要找防护用品,哪儿有卖?

      点击进入:劳保用品推荐

    知名专家
    从业30年

    杨跃林

    医学博士
    擅长:职业医学、内科学的临床、科研、教学和预防;职业病治疗、诊断、工伤鉴定、中毒、应急救援、职业卫生等;
    已咨询:49585
    点击咨询
    从业47年

    任在鸣

    副主任医师
    擅长:职业病诊断、职业病鉴定、职业病治疗、职业病防治、职业病工伤赔偿、职业卫生、放射卫生等;著名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专家;
    已咨询:20605
    点击咨询
    从业38年

    李林

    主任医师
    擅长:职业病治疗、职业病防治、职业病诊断和鉴定、职业流行病学、职业卫生等
    已咨询:20046
    点击咨询
    从业50年

    吴富荣

    主任医师
    擅长:放射卫生检测、放射卫生评价、环境辐射、放射防护与放射医学等;
    已咨询:20006
    点击咨询
    意见反馈

    联系我们

    • 客服热线:023-63555815
    • 办公时间:08:30-18:00
    • 联系邮箱:3054280132@qq.com
    • 办公地址:重庆市渝中区石油路街道

    郑重声明:本网站信息仅供健康参考,并非医疗诊断和治疗依据,不能代替医院和主诊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CopyRight2007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版权所有:职业病网 - 专业的职业病门户网 有害信息举报:023-63555815 举报QQ: 3054280132